基督徒应该如何的看待以色列人?

以色列国和以色列人 以色列是神拣选的国家和人民,为了要藉着他们启示神的救赎计划(罗马书9:4)。神应许地上万国都必因亚伯拉罕的后裔(创世纪22:18)得福,并将那应许之地赐给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的后裔(创世纪35:12)。他们的后裔就是以后成立的以色列国。 神与以色列人立约。当他们敬拜并顺从神时,神会在应许之地大大的祝福他们。当他们拜偶像时,神会将他们赶出这片土地(申命记28:64)。在所罗门王统治期间,以色列开始崇拜偶像,神忍耐怜悯他们两百多年。最后,在公元前722年,北国被亚述人打败,北国的十个支派被掳,离开应许地。然后在公元前586年,南国的三个支派被巴比伦人掳去,离开应许之地。 70年后,正如先知耶利米预言的那样(耶25:11-12),三个支派中的一些人归回应许之地。这三个支派是犹大,便雅悯和利未人(以斯拉记2章)。由于犹大是多数,他们以后就开始被统称为犹太人。在耶稣时代是如此,一直到21世纪。 弥赛亚耶稣 亚伯拉罕的后裔是指以色列国和以色列人。在属灵的意义上,是豫表基督(加3:16)。当基督来到这个世界时,除了少数忠心的门徒,犹太人普遍都拒绝耶稣为基督,并且持续了两千年(罗马书9:30-33)。结果,圣殿就如主耶稣所预言的被毁了(马太福音24:2),犹太人就被分散在世界各地。 所有的律法都指向耶稣基督(罗马书10:4)。凡是呼叫耶稣的人,包括犹太人能够得救(罗马书10:13)。保罗告诉我们,虽然以色列人的数目如同海中的沙子,但只有剩下的人才能得救。 (罗马书9:27)。 然而,神并没有忘记祂对列祖的应许。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神不断的将以色列人招聚到应许之地,正如祂向以色列人所应许的那样(申命记30:3-4)。 当耶稣基督再来时,当时活着的大多数以色列人都会因信耶稣是基督而得救(罗马书11:26)。 以色列人和基督徒 神的旨意是要从埃及被拯救的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以色列人在前往应许之地的路上必须信靠神才能战胜他们的敌人。如果他们信靠神,他们就会得胜并在神里得安息(希伯来书3:19)。希伯来文的作者鼓励基督徒要竭力进入那个安息(希4:11)。以色列人的历史是一个影子,它是为新约信徒写下来的,为了警告我们不要跟随他们的失败(哥林多前书10:11),并鼓励我们遵从他们对神的信心(希伯来书12)。 应许之地 安息在应许之地,是豫表在基督里得安息,因为主耶稣说: “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太11:29-30) 应许之地真是一块丰富的土地,因为主说: “因为耶和华你神领你进入美地,那地有河,有泉,有源,从山谷中流出水来。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树、橄榄树,和蜜。你在那地不缺食物,一无所缺。那地的石头是铁,山内可以挖铜。你吃得饱足,就要称颂耶和华你的神,因他将那美地赐给你了。」“(申8:7-10 ) 在应许之地,神的子民将一无所缺。应许之地是基督的豫表。学习这片土地,将使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基督那测不透的丰富(以弗所书3:8)。神对祂买赎回来之人永远的旨意,乃是我们宝贝,享受,经历和彰显基督的丰满: “使基督因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叫你们的爱心有根有基,能以和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是何等长阔高深,并知道这爱是过於人所能测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满的,充满了你们。“(弗3:17-19) 基督徒应如何对待犹太人? 在2018年,有850万人居住在以色列。有650万是犹太人,其中只有大约20,000人是耶稣基督的门徒,还不到犹太人口的0.3%。 然而,基督徒不应向犹太人夸口,因为神拣选了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作为根,外邦人是被接在其中,一同得着橄榄根的肥汁,是根托着我们,不是我们托着根(罗11:17-18)。 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迫害,包括基督徒的迫害。他们被迫害有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教会里作教导的人一些著作。改革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曾经在他的题为“关于犹太人和他们的可憎谎言”的论文中使用非常严厉的语言,来对抗犹太人。因此,犹太人和基督徒的关系,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一直非常紧张。 基督徒应该为犹太人认识主耶稣是弥赛亚而代祷。我们需要了解他们在神永远的救赎计划的角色,和他们过去两千年里的历史。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的感受,并且向他们展示基督的爱,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8)。他们不信耶稣反倒成为外邦人的祝福,更何况他们的丰满呢? (罗马书11:11-12) 愿主耶稣的恩典与你的灵同在,阿门。   How Should Christians Relate to Israel? Israel The Nation and The People Israel is the nation and people chosen by God to reveal His redemption plan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