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圣经笔记

  • 提摩太前书概要大纲

    提摩太前书概要大纲

    主题

    一个神的仆人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

    分段

    1. 引言(一1~2)
    2. 教会中的真假工人(一3~二7):
      1. 假工人的危险(一3~11)
      2. 真工人的见证(一12~17)
      3. 真工人劝勉青年同工持守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打美好的仗(一18~20):
    3. 教会的正常生活、行政和见证(二1~三16):
      1. 为万人和一切在位的祷告(二1~8)
      2. 姊妹的见证(二9~15)
      3. 教会正常行政所该注意的人选(三1~13):
        1. 监督的资格(三1~7)
        2. 执事的资格(三8~13)
      4. 教会正常见证所该有的光景(三14~16)
    4. 如何作基督的好执事(四1~六21上):
      1. 防备离弃真道的人和鬼魔的道理(四1~5)
      2. 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并教导别人(四6~11)
      3. 要在言语、行为等各方面作信徒的榜样(四12~16)
      4. 要懂得如何劝勉、教导各种不同的人和情况(五1~六10,17~19):
        1. 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五1~2)
        2. 对寡妇和她们的家人(五3~16)
        3. 对长老和传道人(五17~25)
        4. 对作仆人的(六1~2)
        5. 对传异端和贪财的人(六3~10)
        6. 对富足的人(六17~19)
      5. 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六11~16)
      6. 要保守所托付的真道(六20~21上)
    5. 结语(六21下)

    背景

    1. 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监禁两年后,约于主后62年便获得释放,随即到亚西亚一带看望教会。可能经过革哩底再到歌罗西,而后到以弗所,发现当地的教会已如他所料(徒二十29~30),有人作教师,却有许多错误的教导,导致教会有不正常的情况出现:
      1. 有人来传异教(一1)
      2. 讲说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一3)
      3. 对律法有错误的教导(一8)
      4. 弟兄忽略了祷告(二8)
      5. 姊妹过于注重外表,忽略了生命的见证(二9)
      6. 教会有不合神心意的长老和执事(三章1~13)
      7. 有人离弃真道,听从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四1)
      8. 有人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四3)
      9. 这些人自高自大,一无所知,却专好问难和争辩言词(六4)
      10. 甚至有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六5)
    2. 所以保罗把提摩太留下来处理这些问题,自己继续前往马其顿(一3),并且在那裡他写了这封信,教导年青的提摩太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

    钥字

    1. 真道、正道、纯正的道理、善道、信仰(提前一10,19;二4,7;三9,13;四1,3,6;五8;六10,12,20,21)
    2. 敬虔(提前二2;三16;四7,8;六3,5,6,11)
    3. 教义、善道、教导、教训、道理(一9~10,四6,13,16,六1,3)
    4. 嘱咐(一3,5,11,18,四11,五7,21,六13,17,20)

    工人、长老和教会

    1. 早期教会的组织非常简单,使徒作信徒的带领
      1.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讚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二46-47 )
      2. 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徒四34-35)
    2. 后来因为教会人多了,事物繁多,而且使徒应该专心以祷告和传道为事,所以拣选了七个执事
      1.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徒六 2-6)
      2. 执事必须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就是有美好的品格,能够见证主的生命(提前三8~13)
      3. 主要是在事物上服事主
    3. 除了圣徒,圣灵也兴起了执事腓力出去传道,圣经称呼腓力为传福音的
      1. Act 8:4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
      2. Act 8:5  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
      3. Act 21:8  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
    4. 除了使徒和传福音的,圣灵在教会里也兴起了先知和教师传达神的心意,把真理教导给门徒
      1. 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使十三1,参使十一27)
    5. 之后圣灵呼召和差遣保罗和巴拿巴出去作工(使13:2)
      1. 圣经称呼他们为使徒,意思就是差遣出去的(使14:14)
    6. 这些圣灵特别差遣出去作工的,得了基督量給他们的恩赐,是神话语的执事,是神的工人
      1.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使六4)
        1. 『传道』原文是话语的职事
      2.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弗四11)
      3. 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提前二7)
      4. 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提后一11)
      5.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二15)
    7. 使徒们传福音后一段日子后,就回到各教会选立长老(使14:23)
      1. 其实长老是圣灵设立的(使二十28)
      2. 神的工人用他们属灵的眼光看见圣灵已经显明了的弟兄来印证圣灵的工作
      3. 每个教会应该有超过一个长老
      4. 长老必须在家里、教会和教外有美好的见证(提前三1-7,多一5~9)
      5. 神给他们的托付是牧养当地教会神的羊群(使二十17,27~28,多一5、7,彼前五1~4)
      6. 他们是神的管家(多一7)
    8. 每个基督徒都是祭司
      1. 彼前二5-9;启一6,五10,二十6
      2. 每一个信徒应该都根据神赐的恩赐彼此配搭服侍主,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罗十二4~8,弗四12)
  • 歌罗西书概要大纲

    歌罗西书概要大纲

    主题

    1. 本书启示了基督的超越与完备,因神的一切丰盛在基督裡,而我们有了基督,就有了一切
    2. 以及教导我们的行事为人如何对得起主,因而在教会中、家庭里、在社会上活出基督的生活

    钥节

    1. 西一9~10,15,18,二9~10,三1~4,11,16

    钥字

    1. 「真知道」、「满心知道」、「多知道」、「知道」(西一6,9,10,27;二2;四6)
    2. 「智慧悟性」、「诸般的智慧」、「悟性」、「智能知识」、「智能」、「知识」、「各样的智慧」(西一9,28;二2,3,23;三10,16;四5)         
    3. 「首生的」、「首」、「元始」、「首先复生的」、「首位」、「元首」、「作主」(西一15,18;二19;三15)
    4. 「满心」、「丰盛」、「补满」、「全备」、「完完全全」、「丰丰足足」、「丰丰富富」、「完全」(西一9,19,24,25,28;二2,9,10;三16;四12)
    5. 「隐藏的奥秘」、「显明」、「奥秘」、「神的奥秘」、「藏着」、「藏在」、「显现」、「基督的奥秘」、「发明」(西一26,27;二2,3;三3,4;四3,4)
    6. 「一切」、「万有」、「凡事」、「普天下」、「各人」(西一9,10,15~20,23,28;二1,3,9,13,22;三8,11,14;四7,9,12)
    7. 「一同」、「同得」、「一体」(西一7,12;二12,20;三1,4,15;四7,10,11)

    在歌罗西的异端教训

    1. 仪文主义:犹太教中拘泥礼仪的爱色尼派,他们强调宗教传统和礼仪,诸如饮食、节期(西二16~17)和割礼(西二11;三11)等。
    2. 禁欲主义(苦修派):人必须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苦待己身,才能克制肉体的情欲(西二21~23)。
    3. 智慧主义:极可能第二世纪起的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早在此时已经萌芽,其教训的要点如下:
      1. 诺斯底Gnostic是希腊文意思是知识。
      2. 靠奥秘知识得救成圣:
      3. 放纵肉体的享受
      4. 天使是人和神的媒介
      5. 不信基督是道成为肉身

              来克斯河山谷的三个城市

    写书背景

    1. 歌罗西教会成立不久,即为异端主义者所潜入,用花言巧语企图迷惑信徒(西二4)。以巴弗将这困扰带到罗马,向保罗请教应付之道,促使保罗提笔书写此函,一面驳斥异端教训的错误,一面指引歌罗西信徒更深地认识基督;他将异端教训与关于基督的丰富作一比较,期望他们因认识基督而不被异端迷惑

    基督的超越和丰盛

    1. 「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西三11)。
      1. 这是全书的中心信息。
      2. 基督是神的像,是首生的,又是教会全体的头;
      3. 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
      4. 这样的一位基督,住在我们各人的里面,使神一切的丰盛,成了我们的丰盛,因此祂也就成了我们荣耀的盼望。
      5. 总之,基督是一切的一切;祂不但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泉源,并且还是我们对付一切异端教训的最佳利器:
    2. 基督是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所指引的真知识(西一9);认识祂,就会弃绝异端教训。
    3. 基督是一切的首位和元首(西一15~18;二10);持定祂,便不会自高自大,也才能长进(西二18~19)。
    4. 基督里面有神一切的丰盛(西一19;二9);有了祂,就有荣耀的盼望(西一27;三4)。
    5. 基督已为一切成就了救赎大工(西一20;二13);只要相信祂,不须寻求别的救法,更不须敬拜天使(西二18),各人便能亲近神。
    6. 基督里面藏着一切的智能知识(西二3);得着祂,便不须求助于理学、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西二8)。
    7. 基督是一切事物的形体(西二17);只要遵祂而行(西二6),便不须遵守律例、礼仪(西二14,16)。
    8. 基督是一切信徒的生命与内涵(西三4,11);只要把祂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16),便能有新人的表现,而不须苦修、禁欲、严守规条(西二20~23)。

     

    基督是神一切的丰盛
    引言:为歌罗西教会感恩(一1~8)

    开卷的祷告:求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人行事为人对得起主(一9~14)

    Ⅰ  真理性—「使你们满心的知道」(一~二)

    基督在创造与救赎工作之中显出神的丰盛(一15~23)

    基督在教会里面显出神的丰盛(一24~二7)

    基督在比对异端之中显出神的丰盛(二8~23)

    Ⅱ  实践性—「使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三~四)

    新生命—与信徒个人的行为    (三1~11)

    新生命—与信徒彼此的关系    (三12~17)

    新生命—与信徒家中的表现    (三18~21)

    新生命—与信徒主仆的态度    (三22~四1)

    新生命—与「外人交往」的智慧(四1~6)

    问安与嘱咐(四7~18)

    与以弗所书的对比

     

    以弗所书 歌罗西书
    (1) 着重教会—基督的身体

    (2) 教会是基督的丰满和奥祕

    (3) 万有在基督裡同归于一

    (4) 圣徒以属天的地位来过地上的生活

    (5) 属解释性,讲论普遍的真理

    (1) 着重基督—教会的元首

    (2) 基督是神的丰满和奥祕

    (3) 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内

    (4) 圣徒在地上过生活却思念上面的事

    (5) 属辩护性,针对异端的错误

     

  • 腓立比书概要

    腓立比书概要

    主题

    本书藉着保罗的经历和见证,带出了正确基督徒生活的秘诀,就是基督是我们生活的一切,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祂是我们的生命、心思、目标和力量。

    本书简介

    《腓立比书》的主题是基督作我们的生命、心思、目标和力量。本书的中心启示,就是基督是我们一切的一切。本书每一章的钥节,代表那章的钥义,

    1. 第一章的钥节是21节:「我活着就是基督」,
    2. 第二章的钥节是第5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原文是心思),
    3. 第三章的钥节是第10节:「使我认识基督」,
    4. 第四章的钥节是第13节:「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对圣徒的经历来说,这四方面的钥义是何等的丰盛和重要。

    最深的生活

    《以弗所书》为我们带来最高的启示,把我们带到天上认识神永远的定旨。《腓立比书》接着引导我们进入最深的生活

    1. 在凡事上经历基督,让祂作我们生活的中心和一切。
    2. 无论是个人或教会,都要同时有高的启示和过深处的生活。
    3. 启示和生活必须并行,启示若没有生活的显出会流于空泛;生活若没有启示来支配则容易偏差。
    4. 保罗在本书中特别提及他自己的遭遇和经历;在劝勉之中,常以他本身的见证和他心中的感受来勉励腓立比的圣徒。
    5. 保罗讲述,他无论在什麽环境,或捆锁或自由,是生是死都没有一事叫他羞愧,总是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因他活着就是基督,并且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更多得着基督,又竭力追求,努力向前,为要得着从上面召他来得的奖赏。
    6. 保罗乃是要从完全达到完全,不仅得救,还要得奖。得救与生命连在一起,得奖乃与国度和冠冕连在一起。

    写信的时间

    1. 欧洲的第一个基督教会
      1. 十年之后保罗才写这卷书信给当地信主的人。
    2. 本书是「监狱信」中后期写的
      1. 因为在保罗预料自己快将获释 (二 23 ~24)
        1. 腓 2: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2. 腓 2:24  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2. 所以时 间约在主后 62 年,于罗马监狱由以巴弗提送信 年(二 25 、28)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 腓 2:28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写信的目的

    腓立比教会一直保持兴旺的光景,所以 保罗在本书的信息大都是正面,其目的如下:

    1. 保罗藉这封信对腓立比教会自己多次的顾念和餽送表达感激之意。
      1. 当保罗坐监时,腓立比教 会曾差派以巴弗提携带教会的赠物前往探望,并要他负责照顾保罗在狱中生活。
      2. 而这位忠心的以巴弗提,竟因此病倒几乎至死;消息传到腓立比使教会十分担忧。后来蒙神怜悯才得痊癒。
      3. 因此,保罗急欲打发以巴弗提回去消除双方的忧愁并顺道託他捎带信给腓立比教会。
    2. 由于腓立比人在获悉保罗下监后,对他的境遇相当挂念并且误以为受苦是福音工作的重大打击 (腓一 12 ~14) ,
      1. 因此特藉这封信告知他在监狱里的情形以解他们的挂念;
      2. 并且指明他的被监禁,是为基督缘故反而使福音更加兴旺 (一 12~14) ,藉此坚固圣徒 的信心;
      3. 同时告知他们自己快将获释消息 (二 23 ~24) ;
    3. 嘱咐圣徒要防备割礼派和纵慾的人,因而藉这机会为他们改正 (三 1~3、17 ~19) ;
      1. 腓 3:2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2. 腓 3:18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
      3. 腓 3:19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4. 劝勉友阿爹和循都基,并其馀的圣徒要同心 (四 2~3,二 1~11) 。

    腓立比城

    1. 名字
      1. 腓立比在古时还有一个名字是特图(Datos),后来又称为格兰乃(Krenides),是泉或井的意思,
      2. 腓立比的名是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给它起的,他在这城里的金矿得到非常可观的收入。
    2. 金矿:这城的位置坐落在特别肥美和特别富产铲物的地区上,
    3. 欧亚两洲的主要通道上
      1. 但比其中的金矿更重要,是这城位于欧亚两洲的主要通道上 (the great Via Egnatia),好像两大洲的税关一样财源充足,这城附近的山脉把东西方隔断了,但来到这城,山脉终止变为平原。
      2. 这条大道向西约240英里至达拉奇(Dyrrachium),然后经海路约95英里到布朗底色(Brundisium),在该地连接Via Appia, 再前进约320英里到罗马。总共这条大路从尼亚波哩到罗马肯定长达700英里左右;不少东西方贸易是行经这条通道往来交流的。
      3. —座几乎接连不断,阻隔在东西方之间的大山在此处低下来形成一个沟通欧亚大陆的门户,这对步行的旅客十分便利。
        1. 我们可以想像当年保罗、西拉、提摩太,和路加是如何启程踏上这条大路的,而且存着何等大的希望,不会失望的希望。
    4. 城中的居民
      1. 大部分是意大利人,是安东尼(Antonian〕解雇的士兵
      2. 与他们同住的还有许多希腊马其顿人。
      3. 腓立比的社会结构可以说是罗马城的缩影,甚至城中的居民也自称是罗马人(徒十六21)。
      4. 徒 16:21  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
    5. 语文和话语
      1. 城中的法定语文是拉丁文,但平日通用的却是希腊话。
    6. 腓立比人的性格
      1. 罗马人和马其顿人杂居在腓立比城里,所以,马其顿人的性格受罗马人的感染,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深。马其顿人有点像古罗马人,有男子气慨、率直和感情丰富的特性。
      2. 他们不像雅典的哲学家那么轻率,也不像哥林多的希腊人那么放纵情欲。
    7. 很少犹太人,
      1. 因为这是一个「军事城」,不是一个「商业城」。所以,我们看不见那里有会堂,只在城外靠近河边有一个祷告的地方(徒十六13)。
      2. 路加告诉我们腓立比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徒十六12)
        1. 可能是最靠近亚洲的城
        2. 或者是那一区经济最大的城
    8. 和特罗亚的距离
      1. 自特罗亚至腓立比的港口尼亚波哩(Neapolis)的距离是125英里。而再到腓立比内地另有10英里。这样看来,从亚洲到欧洲,从东方文明到西方文明,仅有135英里。
      2. 在保罗时代从港口到港口的旅程,在天气好时需要两天(徒十 六11),再到腓立比的10英里。步行可能要半天;这两天半的旅程目前可以乘飞机在45分钟内完成。
    9. 现在却变成荒堆
      1. 只有石碑和牆基的遗迹。据考古家从庙宇的遗迹和碑文记载, 得知本地的百姓为崇拜多神信仰。

    腓立比教会的历史和特点

    1. 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欧洲传福音的第一个教会 。
      1. 记载在使徒行传十六章12~40
        1. 圣灵的拦阻是圣灵的带领
          1. 徒 16:6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2. 徒 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2. 在特罗亚看见马其顿人的呼声
          1. 徒 16:9  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著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2. 徒 16:10  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2. 路加的加入
        1. 兰塞(Ramsay)认为路加是腓立比当地人。若然,就可以解释他将保罗的脚步引向马其顿的热情,对腓立比当地事物之叙述的生动,和他与当地教会关係之密切而经久了。
        2. 「我们」(十六17)在以上段落中的出现应予注意,路加和保罗开始同工,然后中断,到第二十章六节重新出现,并且多多少少地继续到使徒行传末了( 二十八16)。
        3. 当保罗于主后52年离开腓立比时(徒十六40),路加不曾与他同行,而是在5年以后——主后58年,在那裡露面(徒二十6)。
      3. 保罗第二次出外佈道时,在特亚异象中听到马其顿的呼 声,就经过尼亚波利到了腓比 。城中有许多偶像庙宇,但没有犹太会堂,只有祷告地方,保罗在那裡讲道,便得了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吕底亚一家;
      4. 后来保罗因赶出一使女身上的鬼而被诬告下监,在狱中,带领禁卒一家归主。欧洲的第一处教会就这麽奇妙地建立了,其中有不同国籍──推雅推喇人、希腊人、罗马人;又来自不同背景──有富商、有使女、有政府人员,代表当时社会裡上、中、下三种不同的阶层,何等优美的教会生活(徒十六:6~40)。
    2. 腓立比教会是富有爱心的教会。
      1. 吕底亚和禁卒全家曾接待保罗 (徒十六 15 ,34) ;
      2. 他们也一再 地打发人去帖撒罗尼迦 馈赠保罗
        1. 腓 4:16  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
      3. 当他离开马其顿继续前行之时又再供给他(四15)。
        1. 腓 4:15  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
      4. 保罗在哥林多时,也受到他们的 馈赠(林后十一 9) ;
        1. 林后 11:9  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著你们一个人;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我向来凡事谨守,後来也必谨守,总不至於累著你们。
      5. 在捐助耶路撒冷穷人的事上,他们是格外显出乐捐的厚恩,而且是超过力量的捐助,因为那时他们自己也是在「极穷乏之中」(林后八1~5)。
        1. 林后 8:1  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
        2. 林后 8:2  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3. 林后 8:3  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著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
        4. 林后 8:4  再三的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6. 他 们又差以巴弗提去罗马供给保的需要 (腓二 25 ;四 18 ~20) ;保罗也十分信任他们 馈赠的动 机, 知道他们所作的是出于爱主心明白奉献真正意义。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 腓 4:18  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馈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3. 腓 4:19  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4. 腓 4:20  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3. 腓立比教会与保罗有很亲密和友好的关係(腓一3~4,二2、12、17~18、20,四1、10)
      1. 保罗肯定曾多次去过腓立比(徒十六,二十1-3),而且必然在现存的这一封信以外,还给那裡的教会写过信。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於我并不为难,於你们却是妥当” (腓三1)。
      2. 在本书开头的感恩语中,就讲述他自己如何为腓立比人感谢代祷。
      3. 其后更提及他自己如何在监狱之中为基督的福音作见证。
      4. 他在驳斥割礼派的异端时,亦以他自己认识基督之经验为辩论的根据。
      5. 这表示保罗与腓立比圣徒之间的关係比较亲密,保罗对他们说话可以更为坦白,无须顾虑他们内心对他有甚麽疑惑。
      6. 所以本书的语气很像对密友交谈。难怪保罗三次称他们为「我所亲爱的」,还加上「我所想念的弟兄」,「我的喜乐,我的冠冕」(二12,四1),而书中充满了喜乐和相互想念之情,保罗每逢想念他们,就为他们感谢神(一3)。

    腓立比教会的难处

    1. 犹太主义份子的侵入
      1. 腓 3:2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2. 腓 3: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著肉体的。
    2. 十字架上的仇敌:放纵肉体
      1. 腓 3:18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
      2. 腓 3:19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3. 内部有分裂的危机,特别是有两个女会友不同心,使保罗十分挂心。
      1. 腓 4:2  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2. 腓 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本书的重要性

    1. 启示了我们每天生活裡的基督和勉励同心合一的教会生活。
      1. 保罗在本书裡分享基督徒生活的秘诀,而这个秘诀就是经历所启示的基督
        1. 基督是他的生命,无论在什麽环境,或捆锁或自由,是生是死,他总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因他活着就是基督(腓一章)
        2. 基督是他的心思,因此他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章)
        3. 基督是他的目标,所以他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更多得着基督(腓三章)
        4. 基督是他的力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卑贱或丰富、饱足或饥饿、有馀或缺乏,他「靠」基督,凡事都能作 (腓四章)
      2. 此外,保罗劝勉圣徒以基督的心为心,而同心地过肢体的生活,包括
        1. 「同心合意」兴旺福音(腓一5)
        2. 在圣灵里有交通(腓二1)
        3. 和基督「一同」受苦(腓三10)
        4. 「供给」主事工需用(腓四15)
      3. 因此,任何人若想要知道基督徒得胜和喜乐生活的秘诀,以及一个合神心意之教会所必具有同心合意的见证,就必须读本书。
    2. 揭露了如何以基督为中心的得胜生活﹕
      1. 第一,热爱传福音(一16),叫基督显大(一21)
      2. 第二,谦卑虚己(二8),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二5)
      3. 第三,追求长进(三12),为要更多得着基督(三14)
      4. 第四,知足常乐(四11),因靠着那加给力量的基督(四13)
    3. 在书中,保罗多处讲述他的遭遇和经历,勉励腓立比的圣徒也追求那超越的目标,就是基督。因此,盼望我们读完本书,也能和保罗一样,一生传扬基督,活出基督,学习基督,追求基督,得着基督,和经历基督。

    钥节

    1. 「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一20~21上)
      1. 保罗经历基督作他的生命,且见证他的生活乃是活出基督。这指出基督不仅是他的生命,代替他活着;并且他的全人完全被基督佔有、管理,因而无论环境如何,他总叫基督显大。
    2.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5)
      1. 保罗勉励圣徒当以基督耶稣的心思作心思。基督的心思就是虚己、降卑和顺服,祂自愿降卑到极点,且顺服至死,因此神将祂高升为万有之主。
    3.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
      1. 保罗切望在生命和见证中,能更深的认识基督,在凡事上能经历与基督一同受苦、死和复活。
    4.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三8)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
      1. 保罗宣告他将先前以为与自己有益的,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甚至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以祂为至宝。因他以基督为独一的目标,向着标竿竭力追求,等候基督的降临,好得着神在基督耶稣裡从上面呼召的奖赏。
    5.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2~13)
      1. 保罗见证他无论在什麽境况,保罗知足、喜乐、一无挂虑的祕诀,就是靠着那加给他力量的基督。

    本书中引述许多心思

    1. 基督的心思(二5~11):论基督降卑与升高之心思,是全圣经着名之信息之一。对圣徒应怎样谦卑而同心地过肢体的生活,保罗提出了这具体积极的心思,劝勉圣徒都要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
    2. 提摩太的心思(二19~22):「同心」;「挂虑你们的事」;「求耶稣的事」、「同劳」。
    3. 以巴弗提的心思(二25~30):谦卑自己,服侍别人;关怀别人;忘记自己。
    4. 保罗自己的心思(一12~26,三4~14,四10~13)。

    圣徒所当有的共同生活

    1. 一同蒙恩(一7)──一个在福音上『同工』的教会,乃是一个「一同得恩」的教会。
      1. 腓 1:7  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2. 同心合意(一5;二1~2)──教会最美丽的光景,莫过于「同心」,而是以基督的心为心。
      1. 腓 1:5  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
    3. 一同喜乐(二17~18)──基督徒的喜乐应当是能彼此分享的。
      1. 腓 2: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2. 腓 2:18  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4. 一同作工(二25)──是指圣徒们在事奉上彼此同工的关係。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5. 一同当兵(二25)──是指圣徒们在灵界争战上的关係。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6. 一同受苦,同受患难(三10;四14)──当弟兄姊妹在受苦时,我们以与基督一同受苦的心志来看待他们;与受苦的人一同受苦,共享、共乐、共患难,这是在基督里的美事。
      1. 腓 3:10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2. 腓 4:14  然而,你们和我同受患难原是美事。
    7. 一同效法使徒(三17)──圣徒的行事为人,应当成为别人效法的心思。
      1. 腓 3:17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心思行的人。
    8. 一同劳苦(四3;二22)──原文与「齐心努力」(一27)同字。圣徒面对外敌的搅扰、逼迫,须彼此同心,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1. 腓 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2. 腓 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9. 一同负主轭(四3)──以二牛同拖一犁的情形,来劝勉圣徒们共同担负教会工作的责任。
      1. 腓 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基督的四方面

    基督的四方面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价值,主题。这四章经文分别而准确的对照了基督四方面的道理

    1. 第一章
      1. 钥节是二十一节:「我活着就是基督」。
      2. 基督是每一个信徒的生命。
      3. 基督的生命就会在我们里面发挥作用
    2. 第二章
      1. 钥节是第五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2. 基督是我们的心思
      3. 基督的生命藉着我们的思想表达出来
    3. 第三章
      1. 钥节是第十节:「使我认识基督」,
      2. 基督是信徒的目标为中心。
      3. 然后我们的思想有了他生命的支配,自然我们所追求要得着的,就越来越倾向基督,以他作为我们最完美最理想的学习心思;他就成了我们客观的完全、主观的满足,和最崇高的目标
    4. 第四章
      1. 第十三节:「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基督),凡事都能作。」
      2. 基督是信徒的力量。
      3. 这力量使我们的理想变成实在的行动,使我们在客观上所认为真实的,变成我们主观的真正经验。

    这样,我们在这四章经文里,看到一个有清楚进程而又完整的真理。

    第一章: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钥节:腓 1:21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基督是信徒的真生命。

    1. 第一:腓 1:8  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的想念你们众人;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1. 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意思是必有基督的感情
      2. 因为基督想念他们,保罗也想念他们
      3. 艾利葛(Ellicott)把这句话译为:「我以耶稣基督的心情来想念你们,」
        1. 基督的心竟然变成保罗的心!
        2. 而且这心在保罗里面不住的跳动,意思是基督的一切感情在他仆人的良心中感动着他。
    2. 第二:腓 1: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1. 就算自己被囚,就算自己被攻击,只要基督被传开而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2. 不再为自己着想,而是为基督着想
      3. 一个真正主的工人,可以容忍灵命未成熟的人或动机不纯正的人所作的主工。
    3. 第三:腓 1:19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著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
      1. 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
      2. 保罗因为与基督的联合,他能够知道基督的灵必会就他。
      3. 这是保罗对主的认识和信心,盼望我们每个能够这样的认识主
    4. 第四:腓 1:20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1. 无论是生是死:
        1. 前一节说必定得救,这一节说就算不得救,也要彰显基督
        2. 信徒或生、或死,都是神所赏赐的机会,叫我们能以彰显基督
        3. 保罗心里想的就是要彰显基督,不管生活着是死。
      2. 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1. 就是从我身上活出基督来。
      3. 保罗所热切盼望的是,不致于因身体的安危、受苦,而拦阻了基督在他身上的彰显,叫他感到羞愧;相反的,虽面临死亡的威胁,仍有胆量照常展示基督。
    5. 第五:腓 1:23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1. 保罗的心是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渴慕见主面
      2. 我们渴慕见主面吗?渴慕主的再来吗?
      3. 好的无比:
        1. 这个世界没有东西可以见主更宝贵了
        2. 不可形容的好!
        3. 一个认识主的人不拍死,因为死了就是与主同在
      4. 假若我们的内心充满他的生命,我们也必然感到他是我们所至爱的。
    6. 第六:腓 1:27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1. 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1. 基督生命的彰显
        2. 我们的人就是基督福音的彰显
      2. 基督在我们里面,又透过我们活出来,这是行事与基督的福音相称的秘诀。
      3. 神的儿子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的品格就成了他活的讲台,我们的生活就成了他的信息。
    7. 第七:腓 1:29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
      1. 保罗有基督的生命,为主受苦,大属灵的争战
      2. 我们也是一样,顺服基督的必定为基督受苦!

    第二章:基督是我们的心思

    1. 这整章经文的中心思想是:
      1. 腓 2: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2. 「心」原文是「思想」(mind),即基督成为信徒的心思——那伟大的心思进入了自己的心思里面。
    2. 保罗劝勉信徒去接受基督的心思:
      1. 腓 2: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2. 意念相同(mind):
        1. 不但彼此意念,更是与基督的意念相同
    3. 基督的心思是怎样藉着信徒表现出来。
      1. 腓 2:3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2. 腓 2: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3. 这就是基督的心思在信徒里面很自然的(只要我们顺服基督)流露,基督的心思包括和睦、朴素、圣洁、谦卑、不自私。
      4. 教会若充分的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怎会有结党分争的事呢?
    4. 解释基督的心思是怎样的。
      1. 主的降卑又升高得到至上的名,完全是因为他爱的自愿,所以这段经文的重心就是第八节的「自己卑微」这一句话。
      2. 主降卑分为七步
        1.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2. 反倒虚己
        3. 取了奴仆的形像
        4. 成为人的样式
        5. 自己卑微
        6. 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7. 且死在十字架上
    5. 谦卑的表现是顺服
      1. 腓 2:12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2. 顺服保罗,因为保罗传的是神的话
    6. 顺服的结果就是:
      1. 腓 2:15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2. 腓 2: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7. 藉提摩太和以巴弗提再带出以基督的心为心的例证。
      1. 提摩太:
        1. 「同心」,「挂虑你们的事」
          1. 腓 2:20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2. 求耶稣的事
          1. 腓 2:21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3. 努力传福音
          1. 腓 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4. 「同劳」
          1. 与我同劳
        5. 尊敬年长的
          1. 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2. 以巴弗提:
        1. 谦卑自己,服侍别人(第25节);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 关怀别人(第26节);
          1. 腓 2:26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3. 殷勤服事,不顾性命
          1. 腓 2:30  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第三章:基督是我们的目标

    1. 倘若基督成了我们的生命,正如第一章所论的,又成了我们的心思,正如第二章所载的,那么,任何真正属他的人就一定跟着会以他为自己诚心追求的目标。
    2. 钥节
      1. 腓 3:12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著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稣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
    3. 真实受割礼者身上的三种光景:(1)在灵里敬拜事奉神;(2)以主为夸耀;(3)不倚靠肉体的行为。
      1. 腓 3: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著肉体的。
    4. 丢弃基督以外的东西,为要得着基督
      1. 腓 3:7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2. 腓 3:8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著基督;
    5. 以基督为标杆
      1. 腓 3:13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後,努力面前的,
      2. 腓 3:14  向著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第四章:基督是我们的力量

    1. 钥节
      1. 腓 4:13  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2. 严格来说,「做」这个字在希腊原文是没有的。原文ischuo这个动词的意思是「我能够」。
      3. 究竟是我能够忍受,或我能够作,或能够面对,这要看前后文的意思才能够定。法顿(Ferrar Fenton)翻译得非常准确,他说:「凡事我都能应对」。
      4. 请注意前文的意思:「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饥饿、或有馀、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都什么呢?都能「作」,或都能忍受?若接续前文的意思来说,我想是「凡事都能忍受」。
      5. 但以前文一连串所有的意思来说,那应该是「凡事都能忍受、都能作、都能面对」了。
    2. 基督是我们的力量
      1. 是基督徒谦让的秘诀(第5节),
        1. 腓 4:5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
      2. 内心平稳的能力(6~7节),
        1. 腓 4:6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2. 腓 4:7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3. 和应对万事的无比力量(12~13节)。
        1. 腓 4:12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结语

    1. 基督是我们一切的一切:
      1. 生命:活着就是基督
      2. 信思:谦卑、同心
      3. 目标:把万事看作粪土、追求基督为至宝
      4. 力量:知足、靠主能够胜过一切难处、常常喜乐
    2. 教会的美好的见证:共同生活
      1. 一同蒙恩(一7)
      2. 同心合意(一5;二1~2)
      3. 一同喜乐(二17~18)
      4. 一同作工(二25)
      5. 一同当兵(二25)
      6. 一同受苦,同受患难(三10;四14)
      7. 一同效法使徒(三17)
      8. 一同劳苦(四3;二22)
      9. 一同负主轭(四3)

  • 路加福音概要大纲

    路加福音概要大纲

    主题

    主要的信息是说到我们的主是神所要的完全人。书里记载了主耶稣的出生、成长、工作、死亡、复活和升天,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主耶稣的人性。祂完全顺服天父、依靠圣灵、充满怜悯、以人的身分来拯救失丧的人。

    大纲

    写书原因一:1-4
    Ⅰ 「大喜的信息」——一位救主(一5~四13)
      出生到十二岁

    加百列两次报信(一5~38)

          两位蒙拣选的母亲-以利沙伯和马利亚(一39~56)

    两个奇妙的婴儿- 约翰和耶稣(一57~二52)  

         三十年之后

                  约翰传道:耶稣受洗(三1~22)

         耶稣家谱:经由马利亚的谱系(三23~38)            

                      耶稣受魔鬼的试探(四1~13)

    Ⅱ「满有圣灵的能力」——加利利(四14~九50)
     周游事迹     

        选立十二门徒之前的神迹和教训   (四14~六11)

    选立十二门徒之后的神迹和教训(六12~八)  

    大规模的行动——差十二门徒传道(九1~17)

    高潮事件

    彼得承认主是基督十字架的预告(九18~26)

    变化形像-  预告十字架(九27~36)     

    最后一次公开的神迹:十字架的预告(九37~50)

    Ⅲ 「他定意向耶路撒冷去」——上耶路撒冷(九51~十九44)
     最先的几周       

    差门徒去传道:一些答覆;  一些比喻(九51~十一13)

    警告法利赛人:一些责备; 一些比喻(十一14~十二12)         

    警戒贪财:腰弯女人得治(十二13~十三21)

    耶稣赶路:为耶路撒冷哀哭(十三22~35)       

           最后的几天

    加利利:胀病得治; 一些教训(十四1~十七10)

    撒玛利亚:麻疯得治;一些教训(十七11~十八34)

    耶利哥:瞎子得治;撒该归主;一些教训(十八35~十九27)

     耶路撒冷:入城;为耶路撒冷哀哭(十九28~44)             

    Ⅳ「这是承受产业的——杀他吧」(十九45~廿三)
     被捕之前       

    耶稣应对祭司、文士、撒都该人(十九45~廿一4)

    耶稣预言将来;橄榄山上的教训(廿一5~38)

    最后一次逾越节;客西马尼;被卖(廿二1~53)         

       被捕之后

    耶稣在大祭司和公会前受审(廿二54~71)    

      耶稣在彼拉多和希律前受审被嘲弄(廿三1~12)

    耶稣被定罪、钉十字架、埋葬(廿三13~56)

    廿四     复活!——应许!—— 升天!

    本书有许多特别的记载,是其他福音书中所没有的。

    (一)神迹:

    使网满了鱼。(五1~11。)

    使寡妇的儿子复活。(七11~17。)

    医治驼背的女人。(十三11~17。)

    医治患水臌的人。(十四1~6。)

    医治十个长大麻疯的人。(十七11~19。)

    医治大祭司的仆人的耳朵。(二二51。)

    (二)比喻:

    多得恩免的比喻。(七41~43。)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十25~37。)

    半夜求告朋友的比喻。(十一5~8。)

    无知财主的比喻。(十二16~21。)

    仆人儆醒的比喻。(35~40。)

    栽种无花果树的比喻。(十三6~9。)

    赴筵席的比喻。(十四7~14。)

    福音恩筵的比喻。(15~24。)

    计算代价的比喻。(25~33。)

    失银的比喻。(十五8~10。)

    浪子回家的比喻。(11~32。)

    不义管家的比喻。(十六1~12。)

    主人与仆人的比喻。(十七7~10。)

    寡妇切求的比喻。(十八1~8。)

    二人登殿祷告的比喻。(9~14。)

    交银与十仆的比喻。(十九11~27。)

    (三)叙事:

    关于施浸约翰和主耶稣的诞生以及童年的事。(一~二。)

    关于施浸约翰对百姓的谈话。(三10~14。)

    关于主与摩西和以利亚的谈话。(九30~31。)

    关于主末次从加利利到耶路撒冷的一段经过。(九51~十八14。)多半是路加福音所独有的。

    关于主为耶路撒冷城哀哭。(十九41~44。)

    关于主流汗如血。(二二44。)

    关于主被解到希律王前受审。(二三7~12。)

    关于主对耶路撒冷的女子说话。(28~31。)

    关于主在十字架上为仇敌祷告。(34。)

    关于同钉的一个强盗悔改。(40~43。)

    关于往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个门徒。(二四13~31。)

    关于主升天的详情。(50~53。)

    只有在这卷福音书里记载主耶稣的祷告:

    1. 当圣灵在约但河那里降临在耶稣的身上的时候,他是正在「祷告」(三21);
    2. 当极多的人来拥挤耶稣,要听他讲道的时候,他却退到旷野去「祷告」(五16);
    3. 当他正打算要选立十二个门徒的时候,他独自一个人上山去「整夜祷告」(六12);
    4. 当他问门徒说「你们说我是谁?」之前,他正「单独祷告」(九18)。
    5. 他在山上变化形像的那一次,原是为要「祷告」才到山上去(九28),
    6. 而且他变化形像的时候,也正是他在「祷告」的时候(九29)。
    7. 他定出现今称为「主祷文」的祷词之前,他自己正「在一个地方祷告」(十一1)。
    8. 他曾告诉彼得说:「我已经为你祷告,叫你不致于失去信心」(廿二32)。
    9. 在客西马尼园那里,他被形容「祷告更加恳切」(廿二44);甚至到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所说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话,都是祷告的话(廿三34、46)。
  • 马太福音概要大纲

    马太福音概要大纲

    主旨要义

    耶稣基督乃是天国的王,为要救祂的百姓脱离罪恶,进入祂的国度,乃降世为人,以言行传扬国度的福音;最后被钉死十字架上,以救赎那些属祂的人;复活,赐给他们权柄和能力,在地上继续推展国度。

    钥字

    1. 「天国」原文是「诸天的国度」,全卷共享过32次。
    2. 「大卫的子孙」原文是「大卫的儿子」,全卷共享过10次(中文和合本多一次)。

    马太的结构

    王的降生和预备(1-4章)

      天国的实际:带权柄的教训(5-7章)

          天国的权能彰显四方(8-9章)

              天国的门徒:带着权柄的差遣(10章)

                  犹太人弃绝王的开始:国度临外邦的启示(11-12章)

                     天国的奧秘 :带着权柄的启示(13:52 章)

                 犹太人拒绝王的延续:国度临外邦的序幕(13:53-16:12章)

              天国和教会:带着权柄的建造(16:13-18章)

           天国的权能接受挑战(19-22章)

        天国的实现:带权柄的警告(23-25章)

    王的受苦、受死与复活(26-28章)

    五段的长讲道

    特意把主的五段长篇讲论穿插在叙事文中:主的五段长篇讲论,都用类似『耶稣说完了话』作结束:

    1. 登山宝训(5-7章);「耶稣讲完了这些话」。
    2. 差遣门徒出去传道的训话(10章);「耶稣吩咐完了」。
    3. 天国奥秘的比喻(13章);「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
    4. 训示门徒间如何彼此对待(18章);「耶稣说完了这些话」。
    5. 橄榄山上的预言(24-25章);「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
  • 两约之间大纲

    两约之间大纲

    1. 玛拉基书395BC写完,神的启示暂告一段落,有四百年的沉默时期,直到基督的降临
    2. 从两方面来看这四百年:政治和信仰
    3. 政治:两约之间有六个时期
      1. 波斯时期 (536BC-333BC)
        1. 536BC古列王降旨让犹太人归回
        2. 撒玛利亚人(约4章)
        3. 常为波斯和埃及的战场
      2. 希腊时期(333-323BC)
        1. 亚立山大(Alexander)(356BC-323BC)
      3. 埃及多利买(Ptolemy)时期(323-204BC)
        1. 多利买梭特尔(Ptolemy Soter)在323BC立国
          1. 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
        2. 多利买非拉铁弗(Ptolemy Philadelphus)
          1. 有名的七十士译本在那时写成了(Septuagint)
        3. 在30BC被罗马征服
      4. 叙利亚西流古(Seleucus)时期(204-165BC)
        1. 西流古尼卡陀 (Seleucus Nicator〕始创了西流古王朝,313BC立国)
        2. 大安提阿克(Antiochus III the Great)(223BC-187BC)
        3. 安提阿哥伊皮法尼斯 (Antiochus Epiphanes)(175BC-163BC)
        4. 这时候犹大地已分成五个省,就是在新约时代所看到的
          1. 犹大(Judaea)省
          2. 撒玛利亚 (Samaria)省
          3. 加利利(Galilee)省
          4. 比利亚(Peraea)省
          5. 特拉可尼(Trachonitis)省
        5. 69BC归并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5. 马加比时期(165BC-63BC)
        1. 马他提亚(Mattathias)
        2. 马加比(Maccabeus)(165BC-63BC)
        3. 约翰许尔堪(Hyrcanus)(135BC-106BC)
      6. 罗马时期(63BC-)
        1. 庞培(Pompey)
        2. 安提帕德(Antipater)
        3. 大希律
      7. 信仰
        1. 被掳归回后不再敬拜偶像
        2. 犹太教
        3. 会堂
        4. 文士
        5. 口传的律法
        6. 他勒目(Talmud)
        7. 法利塞教门
        8. 撒都该教门
  • 利未记概要大纲

    利未记概要大纲

    利未记概要

    时间

    整本利未记都是神在西奈的旷野向人说话。以色列人安营在西奈有一年的时间。从出埃及后满了三个月的第一天(出19:1)就到了西奈山。至到 第二年的二月二十日才离开(民210:11)。出埃及会幕建造完成是在出埃及第二年正月一日(出40:17)。民书记的开始是第二年的二月初一日。所以利未记的记载应该是发生在一个月内的时间。

    分段

    1. 1章-16章:到神面前的路:成义
      1. 1章-7章:祭物
      2. 8章-10章:祭司
      3. 11章-15章:罪人
    2. 17章-27章:如何过圣洁的生活:成圣
      1. 18章-22章:圣洁的生活
      2. 23章-25章:节期
      3. 26章-27章:立约与奉献

    书名和背景

    1. 希伯来的书名是呼叫。【耶 和 华 从 会 幕 中 呼 叫 摩 西 , 对 他 说 ,】(利1:1)。
    2. 出埃及神在西奈山说话。利未记神在会幕中说话。在见证的柜施恩座上二基路伯中间(出25:22)。
    3. “耶和华说”类似的话出现了66次。神是愿意说话的神。祂在会幕中跟人说话。
    4. 出埃及记:最重要的一站:西奈山:成义
    5. 民书记:最重要的一站:加底斯:成圣
    6. 利未记是在中间,所以前一半是成义,后一半是成圣。

    对象

    1. 关于利未人的很少,普遍人以为是祭司手册,那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给全以色列人的
    2. 也是给新约的信徒的:
      1. 神在会幕中与人说话:会幕预表圣殿,圣殿预表教会。神的聚会中与人说话
      2. 你要晓谕以色列人:如何来到神的面前,是给全以色列人。预表给全教会的

    如何明白利未记

    1. 希伯来书解释利未记,特别是九章和十章
    2. 祭司,特别是大祭司和祭物是基督的预表
    3. 利未记告诉我们如何过圣洁的生活

    圣洁

    “你晓谕以色列全会众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 神是圣洁的。(利19:1)

    1. 圣洁就是分别为圣归给神
    2. 圣洁不是对祭司的要就,而是对全以色列人的要就。
    3. 不只是在会幕里要圣洁,在家里,在世界里要圣洁。吃是在家里吃,不是在圣殿里吃。在房屋中有大麻风。这些都跟会幕没有关系。
    4. 如何圣洁?
      1. 亲近神:越亲近神的人就越圣洁。爱世界和世上的事,爱父的心就不在他们里面的。
      2. 亲近神的条件:1)分别为圣。不可爱世界;2)不可活在罪中
  • 耶利米哀歌大纲

    耶利米哀歌大纲

    1. 希伯来圣经的书名是“何竟”,说出了这本书的主题
      1. 第一个“何竟”(1:1)的重点是圣城变成寡妇。城代表见证,教会失去了基督的见证。
      2. 第二个“何竟”(2:1)的重点是神不纪念自己的脚凳。脚凳代表约柜(代上28:2),是神同在的象征。教会失去了主的同在。
      3. 第三个“何竟”(4:1)的重点是锡安宝贵的众子从精金变成瓦瓶。锡安是大卫的居所,代表基督的宝座。教会失去了基督是王是主的实际。
    2. 第一首诗描写耶路撒冷犹如哭泣的寡妇孀居哀悼,她是‘没有安慰,’(一2,9,17,21,)‘没有安息,’(3,另译,)‘没有草场。’(6,另译。)
      1. 圣城遭受灾难。(一1~7。)
      2. 神的审判显祂为公义。(一8~11。)
      3. 向过路人哀求同情。(一12~19。)
      4. 向神祷告。(一20~22。)
    3. 第二首诗描写耶路撒冷被围的情形。先知说得非常清楚,这些严厉的刑罚是乃出乎神。
      1. 城被围困和倾覆。(二1~14。)
      2. 过路人的嘲笑和侮辱。(二15~16。)
      3. 审判出乎主。(二17。)
      4. 向神祷告。(二18~22。)
    4. 第三首诗是旧约中极可注意的诗歌。在此先知使自己和城(代表百姓)一致,看它的困苦和伤痛就是自己的。
      1. 城受困苦。(三1~20。)
      2. 城有指望。(三21~39。)
      3. 向百姓的要求。(三40~54。)
      4. 向神祷告。(三55~66。)
    5. 第四首诗描写耶路撒冷像失光变色的金子。
      1. 城被困时的恐怖。(四1~10。)
      2. 神的审判是祂公义的表示。(四11~16。)
      3. 仇敌的残酷。(四17~20。)
      4. 以东遭报。(四21~22。)
    6. 第五首诗是先知所发的祷告,作第四首诗的结束。
      1. 城的遭遇。(五1~6。)
      2. 承认罪孽。(五7。)
      3. 痛苦。(五8~18。)
      4. 求神施恩。(五19~22。)
  • 马可福音-第九章

    马可福音-第九章

    罪的严重性(9:42-50)

    9:42「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
    

    “跌倒”(G4624 skandalizo)是指着在跟随主的路上有挫折。ESV翻译成为sin,就是犯罪。 这段不可按着直面解释,不然所有基督徒都会死在海里。 主主要的意思告诉门徒主对他们的要求。

    基督徒不可犯罪,也不可使弟兄姊妹犯罪。主不喜悦任何让我们跌倒,或者是让我们身边的弟兄姊妹跌倒的人事物。两样在主眼里看都是极严重的事。

    可9:43 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来;
    可9:44 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

    43-44节说到手犯罪,45-46节说到脚犯罪,47节说到眼犯罪。 如42节,这几节也不可按字面节,不然每个基督徒都是残障人士,手脚眼都信主不久后就要被砍掉,挖掉了。 主不是要我们在身体的手脚眼开刀,而是要我们在属灵的手脚眼开刀。对付让我们犯罪的肢体。以保罗的话是治死身体的恶性。

    罗8:13 们若顺从肉体活著,必要死;若靠著圣灵治死身体的恶行,必要活著。
    
    西3:5 所以,要治死你们在地上的肢体,就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贪婪就与拜偶像一样)。
    

    44和46节的永生,在原文是没有“永”的,只有生(G2222,zoe),就是生命。主说是“进生命”,是和47节的“进神的国”平行的。

    可9:46 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
    可9:47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他;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

    神的国就是神的儿子掌权的范围。9:1主说:

    可9:1 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
    

    六天后,天父就说:

     9:7  有一朵云彩来遮盖他们;也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你们要听他。」

    所以神的国有两个意思:

    1)今天的教会,就是准主耶稣为主的团体

    2)来世的千年国度

    我们今生要进入生命,进入神的国,就是要靠圣灵治死我们在地上的肢体。如淫乱、污秽、邪情、恶欲,和贪婪。

    我们得永生是因信称义,不是要为我们是好人,而是因为我们信耶稣,是恩典,不是我们做了什么好事。

    可是一旦我们信了耶稣,主就对我们有要求。主的旨意是要相信祂的人不能再犯罪,也不要我们绊倒其他的弟兄姊妹。

    可9:48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

    44节说到“不灭的火”,46和47节说到“丢在地狱”。主可能知道门徒心里想跟随主的代价是太大了,主提醒他们地狱的恐怖,相对之下,这些代价就一点也不大。

    我们可以选择在今世治死肉体,那么我们就能够丰丰富富的进入神的国。

    如果我们选择今世放纵肉体,来世时我们就好像残废的入神的国。我们不能与主做王,而且还要继续的学功课。

    主在凯撒利亚非利比已经教导过这个属灵的原则:

     8:3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或作:灵魂;下同)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

    主没有教导如果基督徒跌倒而不治死肢体就会下地狱。相反的,主教导如果我们跌倒了,就好像残废的人进入神的国。虽然是残废的,可是强过在地狱里千万倍!

     9:49  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有古卷加:凡祭物必用盐腌。)

    48节的火是地狱的火,所以49节也是地狱的火。

    盐其中一个功用是防止腐烂。加强48节说的火是不灭的。

    Mar 9:50  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麽叫他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

    失了味的盐会使弟兄姊妹跌倒。

    西 4:6  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著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 Matthew 18

    Matthew 18

    Chapter 18 is the fourth of the five long sermons of Jesus in Matthew. He was in Capernaum (Matt 17:24) in a house (Mark 9:33) when He preached this sermon, immediately after He taught Peter the lesson of temple tax (Matt 17:26).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v1-5)

    Also recorded in Mark 9:33-37, Luke 9:46-48

    v1
    At that time the disciples came to Jesus and said, “Who then is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Mark and Luke told us the the disciples were arguing whom was the greatest. Mark told us when the Lord asked them what were they arguing, they kept quiet. Luke told us that the Lord knows their thoughts (Luke 9:47).

    Matthew told us the disciples came to ask the Lord: “Who is the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This may have happened after they had kept quiet to the Lord’s question.

    Since only three of the twelve were called by the Lord to the mountain to witness His transfiguration, the rest of the apostles maybe wondering theirs position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Maybe each one of them hoped the Lord would name them as the greatest. We often fall into the same condition, let’s be honest, don’t we often have the desire in our heart to be the greatest among a group of people, even among a believers?

    v2
    And He called a child to Himself and set him before them,

    The Lord frequently uses physical world to teach us spiritual lessons. In this case, He called a child.

    v3
    and said, "Truly I say to you, unless you are converted and become like children, you will not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

    Children have good and bad characters.

    Scriptures that teach us to be like children in the following areas:

    1 Cor 14:20 teaches us to be an infant regarding evil for infants do not plan to do evil deeds like adults.

    1 Peter 2:2 teaches us to crave the word of God like an infant craving for milk

    Scriptures that teach us not to be like children in the following areas:

    Eph 4:14 teaches us not to be ignorant like infants, tossed back and forth by the waves, and blown here and there by every wind of teaching.

    1 Cor 13:11 teaches us not to be childish, not to talk, think and reason like a child, Not to emphasize only on prophecies and tongues while didn’t show the love of Christ.

    1 Cor 14:20 teaches us to stop thinking like children

    The disciples were arguing who was the greatest, which show the pride of their heart. The Lord knew their heart, thus the Lord reminded that the requirement to ente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to like children. When we first believe and accept the Lord and our Savior, our heart was humble like a child’s heart. However as we gain more knowledge as Christians, we would become prideful.

    v4
    "Whoever then humbles himself as this child, he is the greatest in the kingdom of heaven.

    God desires us to humble like Christ (Phi 2:5, James 4:6, 1 Peter 5:5). The degrees of our greatness in the kingdom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degrees of our humbleness.

    v5
    "And whoever receives one such child in My name receives Me;

    such child: believers who are humble

    in my name: receive other believers not for selfish reason but for the glory of the Lord

    receives Me: When we receive other believers in our home who are humble in spirit it is as if we are accepting the Lord in our home.

    The Severity of Sin (v6-9)

    This event is also recorded by Mark (Mark 9:42-50)

    Sins is the theme in this sermon. The focus is the severity of causing someone else to sin.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o enter life”? It is contrast with eternal fire and the fire of hell.

    Jesus thought a similar lesson in sermon of the mount (Matt 5:29-30).

    “skandalizo” (G4624) is the key word in this lesson. It is often translated as “offended”, “stumble”, “fall”, “sin”.

    v8: “If your hand or your foot causes (skandalizo) you to stumble (skandalizo), cut it off and throw it from you;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enter life crippled or lame, than to have two hands or two feet and be cast into the eternal fire.

    v9: “If your eye causes (skandalizo) you to stumble (skandalizo), pluck it out and throw it from you. It is better for you to enter life with one eye, than to have two eyes and be cast into the fiery hell.

    v10: but whoever causes (skandalizo) one of these little ones who believe in Me to stumble (skandalizo), it would be better for him to have a heavy millstone hung around his neck, and to be drowned in the depth of the sea.

    Jesus used this word right before He spoke this sermon, when He was teaching Peter about the lesson of temple tax:

    Matt 17:26 “However, so that we do not offend (skandalizo) them, go to the sea and throw in a hook, and take the first fish that comes up; and when you open its mouth, you will find a shekel. Take that and give it to them for you and Me.”

    Paul said the same word, we should not do anything that could cause other Christians to stumble in their spiritual life. (Rom 14:13, 21).

    The Lord warns us not to cause other believers to stumble, and the number one reason we cause others to stumble is we ourselves sinned and stumbled. Thus the Lord warns us not to commit sins in our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