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保罗书信

  • 见证耶稣必要的事(歌罗西书4:2-6)

    见证耶稣必要的事(歌罗西书4:2-6)

    注:这视屏在美国的youtube网站,国内需要翻墙。

  • 工作是侍奉(歌罗西书3:22-4:1)

    工作是侍奉(歌罗西书3:22-4:1)

    亲爱的弟兄姊妹主内平安。今天我们的题目是工作。你可能会想:“我已经工作五天了,我听讲道是要听神的话,我不想想工作的事,我明天上班才烦工作的事。”许多的基督徒认为工作与我们的信仰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下意识地把工作和信仰分开来。这是不是符合圣经的教导呢?

    在202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局统计,男人平均退休年龄是65岁,女人是63岁,人生大概有40-45年工作的时间。既然工作占据我们人生的一大部分,我们应该如何的看工作?工作和信仰有什么关系?你觉得工作是为了生活赚钱养家,还是工作有更高的意义和价值?你觉得神关心你的工作吗?你可能已经退休了,或者是在家里服事的妈妈,但不表示今天的信息与你无关,因你的丈夫,孩子,或者孙子还正在或者将要工作。听了这个信息后你或许能够帮助他们明白基督徒对于工作该有的态度。如果你还在学校,正在预备上班,今天的信息,对你也很重要,因为你必须明白你选择的工作,和你的信仰有什么关系。今天的经文是歌罗西是三22~四1,我先把今天的经文读给大家听:

    “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 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我们有一个祷告。阿爸天父,求你的圣灵帮助我们明白我们对待工作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在职场上能够讨你欢喜,荣耀你的名,我奉耶稣的名求,阿门。

    这段经文是歌罗西书里应用的部分。歌罗西书前面告诉我们接受主基督耶稣的人是与主同死同复活的人(2:20,3:1),也就是基督徒是与基督联合的人。我们信耶稣了,就是一位新人(3:10),这个新人的生命是基督的生命(3:4)。基督要在我们生活里所有的范围作主,包括我们的工作。

    在保罗写歌罗西书的年代,就是主后62年左右。那时是罗马帝国掌权。罗马有奴隶制度,社会里有30%的人是奴隶。奴隶是属于主人的产物,主人对奴隶有完全的主权。家庭和社会里有许多的工作都是由奴隶来作。有作厨师的,作保姆的,作建筑的,作农夫的,作牧羊人的,作管家的,作搬运的,和作各种劳力活的。福音很快就传到他们当中,有人信了主耶稣,所以保罗就在书信里教导他们作为基督的门徒,应该如何的生活。

    这一段经文有三个主要的动词,凡事听从(三22),从心里作(三23),和公平对待(四1)。这是今天信息的三个重点。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是基督徒对工作应该有什么态度?第一点,是对上司的态度,第二点是对凡事的态度,第三点是对下属的态度。

    第一个重点是对上司的态度。对上司的态度最重要是什么呢?在罗马帝国时期,奴隶应该是凡事听从主人的。如果有奴隶信耶稣了,他应该有什么改变?保罗教导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肉身的主人。信耶稣的奴隶,他们在地上与人的身份还是没有改变,他们还是奴隶,所以他们应该继续听从主人,而且是凡事听从。什么是凡事听从呢?就是所有的事。什么时候要听从呢?要知道那时的奴隶是二十四小时都是住在主人的家里,全时间都是属于主人的。保罗教导不管主人在还是不在,都要侍奉主人。因为当时有许多奴隶当主人不在时就不听从主人了。有许多奴隶会偷懒,做事随便,这是人的罪性的自然反应,因没有人是愿意完全的顺服另一个人的。就好像现在我们在聚会时,如Zoom的摄像头是开的,我们就有一种态度,如摄像头关闭了,我们就会有另一种态度,因为其他人看不见我们。

    虽然信耶稣后我们与人的身份没变,但是我们与神的身份改变了,因为我们成为了基督的仆人(弗6:6)。保罗说你们已经是有基督生命的人(3:4),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只在眼前侍奉。一个只在眼前侍奉的人,就如一个烂苹果,外面是漂亮的,里面却是烂的。基督徒不应该这样,好树应该结出好苹果。

    因为我们与神的身份改变了,所以我们做事的动力也改变了,我们不再是讨人的欢喜,而是讨主耶稣的欢喜(西1:10)。我们不是怕人,而是敬畏主。我们不再做个狡猾的人,而是要纯心诚实做事。因为主在天上看见我们在地上如何的活。就像我们与主一直有一个zoom聚会,但是这个zoom的摄像头是不能关闭的。主永远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事。主关心我们在职场里,是不是敬畏他。

    你在工作里有听从你的上司吗?有敬畏主吗?现在许多工作都是在家里做,你有亏欠主吗?你说:“我的上司吩咐我作与我的信仰有冲突的事,我应该什么办?”我在中国曾经遇见一位弟兄,他的老板要求他把食物产品的截止日期更改,他心里不平安。他应该听从老板的话吗?这是欺骗的行为,基督徒当然不应该这样做,如有这种情况出现,我们就听从神不听从人。但你如何面对如此的事呢?你可以祷告,求主帮助你远离这些试探,这是主教导我们的祷告。求主给你换一个老板,或者换一个新的工作环境。

    第二个重点是对万事的态度。请看第二十三节:“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 奴隶信耶稣了,是不是他就一天到晚都专心聚会读经,但是工作的时候却是得过且过,马马虎虎的随便交差呢?这是不是一个好见证呢?奴隶信主耶稣后,作每一件事情都要从心里作,意思就是用心去作。我们聚会一周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家里,在社会里,或者在职场里。我们不要做一个假冒为善的基督徒,不要在教会里聚会做事就忠心,在职场里作事,就马马虎虎了事。我们常认为只有在教会里服侍是侍奉神,在外面就是侍奉法老。其实我们在教会里学习,是为了我们在生活里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侍奉主,为主作美好的见证。

    基督徒凡事都应该从心里作的原因有二,第一,因为我们服侍的是主基督(24节)。基督徒应该是最好的员工,最好的合作伙伴,最好的客户,最好的同事。因为我们服侍的,不是地上的老板,而是天上的老板,我们侍奉的乃是主基督。在工作里,我们作任何事,都应该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基督徒应该在工作上献上我们最好的,作每件事都是从心里作,因为我们是侍奉主基督。主是宇宙的主宰(1:16-17),既然让我们这些卑微的人能够服侍他,我们是蒙了极大的恩典的人,应在职场里为主做美好的见证。

    十七世纪有一位法国巴黎的修道士称为劳伦斯弟兄,他是一位厨师,他作每一件是都是为了神,因他知道神常与他同在。他活着的时候许多基督徒来找他帮助他们何如与神同行。他被主接回天家之后,有人把他的对话和信编辑成书,使许多人得到帮助。劳伦斯弟兄的贡献是使基督徒认识到不管我们作什么工作,都可以亲近主,和侍奉主。以下是劳伦斯弟兄所说的一段话:

    “我可以为神做些小事。 我因他的爱而在锅上翻饼,之后,如果没有别的工作,我便俯伏敬拜神,因他赐我恩典能够工作。 之后,我比国王更快乐。 ”

    基督徒凡事都应该从心里作的第二个原因是主会赏赐和惩罚。第二十四节说:“因你们知道从主那里必得着基业为赏赐;你们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主耶稣不会亏欠服侍他的人。圣经常用赛跑来表示基督徒的侍奉,比如上周Glenn传讲的希伯来书十二章1到2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九章24和25节也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

    我们在工作里侍奉主,许多时候神就会在工作里祝福我们。但是真真的赏赐,是要等到见主面的那天。二十世纪初,有一对美国宣教士夫妻在非洲服侍主40多年。那弟兄的名字是Henry Morrison,他们离开非洲禾场后回国。和他同一艘船的是那时的美国总统Teddy Roosevelt,他从非洲打猎回国。船到美国领土时,Roosevelt受到许多国民欢迎他,有许多记者采访他,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欢迎Morrison夫妇。Morrison很被这件事搅扰,祷告的时候,他好像听到主的声音:“你还没有回家”。主不会亏欠服侍他的人。Morrison现在已经回到天家,主也必赏赐给他。

    但是,当我们不把主耶稣当作我们工作的主的时候,主就会管教我们。第二十五节说:“那行不义的必受不义的报应;主并不偏待人。”希伯来书十二章10节说:“生身的父都是暂随己意管教我们;惟有万灵的父管教我们,是要我们得益处,使我们在他的圣洁上有分”。不但如此,我们也会失去主要赐给我们的赏赐。

    在1988年奥林比克100米快跑,加拿大运动员Ben Johnson击败了美国运动员Carl Lewis得了冠军。Ben Johnson骄傲的说:“没有人能够拿走我的金牌。但24小时候后,他被发现打了药物犯规,结果金牌被取掉了。主耶稣要藉着我们今生在职场上的见证,把赏赐给我们。但愿我们不要失去这些赏赐。你现在是以什么的心态对待工作呢?我们对工作的看法需要被改变,工作不是为法老打工,工作是侍奉主。如果你不能在现有的工作里用心的去作,求主改变你的态度,或者求主赐给你另一份工作或者职业。你如果是还没有开始工作的学生,我建议不要只是为了赚钱而选择职业,你要想,神给你的恩赐是什么?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工作?你在那一个行业能够用心的去作,更多的见证主?不要浪费我们的人生。人要活的有意义,有价值。

    第三个重点是对下属的态度。请看四章一节:“你们作主人的,要公公平平地待仆人,因为知道你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 基督徒应该公公平平的对待下属。什么意思呢?就是不要滥用权柄。在罗马的奴隶制度里,主人对奴仆是有完全的主权的,所以有些主人会苦待奴仆。有许多的主人看低奴仆,认为他们没有人格。这是因为人有罪,当有人有权柄时,人会滥用权力。所以每当保罗提到的教导,通常都会提到神对两方面的要求。比如前面提到孩子需要听从父母,也会教导父亲不可惹儿女的气。这里保罗提到奴仆要听从主人,但因为主人会滥用权利,所以也教导主人应该公平的对待仆人,这是神的智慧和公正。

    谁是你的下属呢?可以是你团队里的团员,可以是比你年轻的同事,可是是你的员工,如果在亚洲,可能是你家里的佣人。为何要公平对待我们的下属呢?因为我们也有一位主在天上,如果我们不公平的对待下属,根据上一节(25节),我们将会受到神的管教。如果我们有好见证,也有赏赐。如果我访问你的下属,他会给你什么评语呢?你是不是在教会是一种人,在工作里却是另一种人呢?

    美国一家很大的科技公司,VMware的CEO是Pat Geisinger。他是一位很虔诚的基督徒,在无神的高科技职场里大胆的公开自己的信仰,成为了主美好的见证。他知道自己是在职场里侍奉神。他以前是Intel的CIO,大家都知道他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如何的对待员工,大家看在眼里。Geisinger有美好的见证,因为他知道他有一位主在天上。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全世界每一个基督徒都在工作里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这个世界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果全美国的基督徒都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我们的国家将会有如何的改变?如果每一个基督徒公务员都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政府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果每一个基督徒医疗人员都在工作里侍奉主耶稣,医院将会有如何的改变?如何每一个基督徒老师都在学校里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学校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何每一个基督徒白领都在企业里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企业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何每一个奥兰多的基督徒都在公司里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奥兰多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果每一个中华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在工作里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我们的社区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如果你在工作里以服侍主耶稣的态度从心里作,你的生命将会有什么样的改变?

    在这新的一年,你愿意改变你对工作的态度吗?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对我们一个人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基督徒侍奉主不但只是在教会里,也是在职场里。不管你是大老板还是小职员,主耶稣都要在你的工作里做主。工作不是为法老打工,工作应该是侍奉主基督。当我们的态度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就有了属灵的价值,而且我们的人生会变的更有意义。我们不需要等到65岁才侍奉主,不需要等到周末在教会里才侍奉主。我们在职场里,就能侍奉主。不管你的工作是什么,你都可以在职场里侍奉主。关键是你愿不愿意让主耶稣作你工作的主?

  • 满心知道神的旨意(西1:9-11)

    满心知道神的旨意(西1:9-11)

    讲员:杨全荣

    弟兄姊妹平安,我们今天思考的经文是歌罗西书1章9-11节,我把经文读给大家听:

    1:9           因此、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也就为你们不住的祷告祈求、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

    1:10         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的多知道神.

    1:11         照他荣耀的权能、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

    我们祷告仰望主:

    亲爱的阿爸天父,爱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你的众儿女今天早晨俯伏在你的脚前,俯伏在你的宝座前,我们在这里渴慕寻求主你的旨意,我们要知道、要明白主你的旨意。求圣灵今天早晨说话,凡有耳的就当听。让你得着我们的心。也让你在我们当中得着你该有的荣耀与赞美,奉主基督可爱的名祷告,阿们。

    刚才看到可爱的小孩子们在我们面前献诗,小孩子太可爱,不过我觉得有一个特别可爱,他就是我的儿子-以撒。我相信作父母的,若刚才你的孩子在前面,我敢肯定你注目的百分百是你的孩子。

    我们看见我们的孩子,我们体会到我们的心肠,这个稍微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天父对我们有何等的爱。我们蒙恩得救,是因为我们听见了那恩惠的福音,是因为我们的天父爱我们,把他的爱子耶稣基督赏赐给我们,这是保罗在歌罗西书前面3-18节里面告诉我们的。他说这个福音,第6节里面说,你们自从听见福音,真知道神恩惠的日子。福音是神的恩典,在基督里临到我们这些不配的人。圣经告诉我们,我们这些蒙恩的人,我们行事为人应当与我们蒙召的恩相称。我们信主蒙恩的人,我们心里都有一个渴慕——我们渴慕能够更深认识这位救我们的神。好让我们的余生能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经文是歌罗西书1:9-11,这段经文告诉我们保罗的祷告。这个祷告保罗有一个心愿,他有一个目标,就是让我们这些蒙恩的人能够知道神的旨意。保罗在9节里面,他说“因此,自从听见的日子”。因此就是说,根据上面所说的,他说了现在这段话。所以我们每次读到圣经,他说“因此”,我们就要去前面读。因此什么呢?他上面告诉我们这些,保罗他在祷告中感谢神,他为了三件事情感谢神,他说圣徒对于基督的信心、为着他们对于众圣徒的爱心,还有他们对于神应许给他们存留在天上的盼望,信、爱、望。保罗为着他们弟兄姊妹的忠心,和在他们当中有一个忠心的仆人以巴弗而感谢神。所以他说,因为上面那些事,他说,我们自从听见的日子,我们是谁,保罗、提摩太他们,他们听见了这个好消息。听见了在歌罗西的这些弟兄姊妹美好的见证。保罗那个时候他在写歌罗西书的时候,他其实是在罗马的监狱里面。他怎么听见在歌罗西,就是今天土耳其那么远的地方的信息呢,因为有一个神忠心的仆人把消息带来,他的名字叫以巴弗。所以当他听见这个好消息,他感谢神,然后他就祷告、祈求,9节“就为你们不住地祷告、祈求”。在这里我们看见祷告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个就是感谢神,祷告和祈求。感谢神从天上倾倒下来给我们的恩典。另一件事就是我们要向我们的神祈求。所以弟兄姊妹,我们祷告,我们感谢神,向神祈求。保罗他很重视祷告,他什么来形容祷告呢,他说他是“不住地祷告”。所以在保罗的心目中,他的服侍里面,祷告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亲爱的弟兄姊妹,保罗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喜欢来聚会、听道,但是我们当中有几个弟兄姊妹是愿意向神祷告?保罗的祷告,他究竟在祷告什么,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平常祷告,我们究竟在祷告什么?当我们认识保罗祷告的内容就能够帮助我们,让我们的祷告更加地符合神的心意。

    保罗的祷告是“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简单来说,这就是保罗祷告的内容。他的目的就是希望歌罗西的弟兄姊妹,能够满心地知道神的旨意。亲爱的弟兄姊妹,这个是我们祷告的内容,我们向神祈求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他说,歌罗西的弟兄姊妹,在前面,保罗是赞扬他们的信心、爱心和盼望,所以这应该是一个很棒的教会。可是保罗说这是不是就够了呢,你们很有信心、有爱心、有盼望就够了?保罗就不用祈求了,他只是感谢?没有,保罗觉得不够!他说不够,我向神为你们祈求。保罗觉得歌罗西的弟兄姊妹,还有更多的方面可以成长的。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保罗不满足歌罗西圣徒的属灵光景,虽然他们的光景已经是很不错啦。但他不满足自己的圣灵光景,因为他说在腓立比书说:我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我乃是竭力追求,为要得着神所要我在基督里去得着的。

    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在神面前,衡量一下我们现在属灵的光景,你觉得你自己好不好?你觉得你还需不需要向神祈求,你有没有一颗渴慕的心,要得着更多。关于圣灵的事,保罗说,要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刚才没跟弟兄姊妹说,今天这段经文的主题,这个就是经文的主题——满心知道神的旨意。保罗他说,怎么去知道神的旨意呢?愿你们在一切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神的旨意。他说他说了两件事,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悟性。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悟性?悟性,英文翻译成understand,就是我们的理智,我们对于一件事理解的能力。我们的悟性,我们理解事情的能力。就是我们的脑袋能不能够明白神的话,能不能够明白、理解神借着圣经,向我们启示神的旨意。我们的信仰不是迷信,不是没有根据,也不是没有逻辑。你说我们信,我们就把我们的脑袋好像完全丢掉,不是。当我们读圣经的时候,我们知道,知道圣灵极有逻辑的把他的话启示起来,保罗写的书信极有逻辑性。神给了我们悟性,就是我们的脑袋,神有他的旨意。我们常常用我们的脑袋,我们会学习很多学问。这里有很多大学生,我们可能是学数学的、学科学的、或者我们上班、我们做IT的,我们学会计的,我们会用我们的脑袋去思考、去明白这些复杂的问题。

    感谢主,我们能够在生活、职业上借着我们对于一些事情的认识,我们能够成为一个美好的见证。做一个最好的医生、最好的律师、最好的学生,感谢主,可是那个不是神给我们悟性的最终的目标。这个悟性有一个形容词,它是“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神给了我们这个脑袋能够思考,是要我们去思考属灵的事,是要我们去思考神的旨意,所以悟性是我们理解。

    什么是智慧呢?智慧是能够把我们所理解的真理,能够运用在我们生活里面。我们在社会上我们都好像遇到过许多有智慧的人,我们可能会用我们的智慧,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工作上,我们去发挥。但是这里他把智慧又加上一个形容词,这个是“在灵里”的智慧。在神的眼中,有些智慧是属地的,有的智慧是属天的。在雅各书第三章,我读给弟兄姊妹听,第14节说,你们心里怀着苦毒的嫉妒和纷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口说妄言抵挡真道,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书,属情欲的,属魔鬼的。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常常希来查经,希望我们也常常在家里查经。我们来聚会,我们听了很多的道,我们读了很多的圣经,也可能是参考书。我不知道弟兄姊妹来,是为了例行公式,满足我们做基督徒的要求,来教会聚会,还是你想来?或者你想在家里读圣经的时候,你想去认识这位救我们的神?

    盼望我们学习圣经之后,我们听了道之后,我们在悟性上能够明白神的旨意,能够明白神的话,不单只是能够明白,不单只是在悟性上,而且我们都能够把我们所学习的这些真理,应用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有智慧地去运用。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不是有属灵的智慧去运用或者说认识神的旨意呢?还是我们只是脑袋知道,可是现实的生活与我们所认识的神与神的话,有一个鸿沟。雅各告诉我们,属天的智慧,跟属地的智慧的果子是什么,我在读给大家听。雅各说,属世界的智慧,有嫉妒、有纷争,如果我们心里面有嫉妒、有纷争,跟弟兄姊妹纷争,在家里跟老婆纷争。可是我们明白,神要我们彼此相爱,可是我们活出来的,是用属地的智慧去活出来。那如果是属灵的智慧呢,雅各说,三章17节,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有清洁,后有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你盼不盼望你的生命是这样的呢?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这个就是属灵的智慧。保罗祷告我们用这个属灵的智慧与悟性,满心知道神的旨意。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可能更好的翻译是:让神的旨意充满着我的心。什么是满心?就是我们的心被神的旨意充满,这个是多用好的属灵的光景。弟兄姐妹,我看见你们的表情,好像没有什么表情。你盼不盼望,你的心,我们的心,如果被神,爱你的神,全能的神,他的旨意能够充满着我们的心,这个是一个多么好的属灵的光景。

    弟兄姊妹,我们好好问我们自己,我们的心充满着什么?当我们看的东西,或者我们接触的媒体、我们看的书、我们听的信息。我们接触什么,什么就会进到我们的心里面。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好好地审查自己的心。当我们除了主日早晨以外、我们在聚会的时候,我们会稍微思考神的心意。我们在平常的生活里面,在家里,在工作上,在对待你的客人的时候,在学校里面,你的心是被世界充满还是被神的旨意充满?他这里说是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它不单只是说听见,他说知道。所以弟兄姊妹,我们要明白,我们听了道,我们读了圣经,我们查经,我们不是例行公事,我们不是来做一个形式上的基督徒。我们盼望我们能够不单是听,我们能够知道、明白神借着圣经向我们说的话。

    可是知道还不是神的最终目标,神是要我们这些被他的爱子用宝血拯救回来的人,能够遵从、顺服他的旨意。保罗不单只是一个传道的人,他也是一个尊崇神旨意的人。所以在书信的开始他说,奉神的旨意。主耶稣道成肉身,来到世上,他心里面只有一件事。他确实要遵行天父的旨意。

      你们还记不记得,我们的主在客西马尼园的时候,他祷告,汗流如血,他说,如果你能,把这个苦杯拿去,可是不是照我的意思,要照你的意思。历代的圣徒,不单只是听见神的话,他们还遵从神的话,遵从神的旨意。保罗有一次在讲道,在彼西底的安提阿,他提到一个人,他叫大卫王、记载在使徒行传13章,他这里说大卫王啊(这个是神的话),在13章13节说,他是合我心意的人。为什么神说大卫是合他心意的人呢?22节说,他凡事遵行我的旨意。使徒行传13章36节记载,大卫在世的时候,遵行了神的旨意,神自己的旨意。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有没有这个经历,好像我的旨意跟神的旨意,在我们里面打仗。我们的肉体巴不得我的旨意,全部人都听从,从我的太太开始,我的孩子、教会的弟兄姊妹全部听我的。神知道我们肉体的软弱,所以需要祷告、祈求神的旨意。当我们愿意这样去寻求神的旨意、顺从神的旨意的时候,保罗就提出了五件事,我们的生命将会有的改变。第一件,他说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保罗很喜欢用类似的话,他在以弗所书说愿你们行事为人与蒙召的恩相称。在腓立比书1章27节说,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我们能够蒙恩得救,完全是神的恩典,是神在基督里白白赐给我们的,我们啥事都没做。我们可能有时候会做一些善事,可是不管我们做了多大的善事,我们都不能够用这些好行为去弥补我们所犯的罪,所以我们救不了自己。所以主耶稣基督才来救我们。所以我们不是行善事去救自己,可是当爱我们的神拯救我们之后,我们的行事为人就当与我们蒙召的恩相称。或者说我们的生活不羞辱我们的主的脸。因为我们在不认识主耶稣的人面前,我们是基督的使者。那个还是消极的,保罗还说第二点,积极的,他说要在凡事上蒙神喜悦,他这里是不是告诉我们,在教会里面就做蒙他喜悦的事,回到家里和上班的时候,就做蒙我自己喜悦的事?圣经里用什么话,他说是一切事,还是所有的事?我们的神对他儿女的要求是很高的。在家的时候,弟兄姊妹不在的时候,我用什么口气对待我的太太,对我的孩子。你在上班的时候对待你的同事,对待你的客人和上司,你的态度,你的见证是什么?是讨神的欢喜,还是讨我们自己的欢喜?或者讨我们老板的欢喜?讨老板开心就好了?第三件事说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我们很喜欢以弗所书二章九节说,咱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这是福音,我们所做的任何的善事都不能够救我们。但我们常常忘记还有下一节,第十节,保罗说我们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稣里造成的,为要叫我们行善,就是神预备叫我们行的。神预备我们行善事,就是在凡事上。讨神的欢喜,遵行神的旨意。好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在这弯曲悖谬的世界上,成为明光照耀,因为我们是神光明的儿女。所以盼望我们在凡事上多结果子,结实累累。我们怎么能够结果子呢?我们靠着自己,我们结不了果子。下面他告诉我们,我们不是靠着自己,就是说主耶稣救了我们,不是靠我们自己去做善事、结果子了。主耶稣对我们的要求非常的高,我很怕读马太福音的登山宝训,因为我做不了,常常软弱,知道应该去舍己地爱妻子,可是却爱自己多过爱妻子。可是我是基督徒啊,弟兄姊妹对我也有一定的期望,而且还是服侍的弟兄。所以怎么彼此相爱,爱妻子、爱孩子、爱弟兄姊妹、爱那些不认识的人?别人打我的左脸给他打右脸,为逼迫我们的人祷告,怎么样?咬牙切齿也要去做。忍耐变成一个忍者,基督徒是不是忍者?保罗在这里说,11节,好叫你们凡事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宽容、忍耐。忍耐容不容易?忍耐可爱的人不是很难,最难的事忍耐那些不可爱的人,是不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父神,常常把一些不可爱的人放在我们的身边?然后跟我们说,爱就是忍耐。我们要忍耐。

      我们怎么样能够行事为人与我们蒙召的恩相称?兄弟姐妹,如果你觉得是靠你自己,靠我们自己,我现在要做一个好基督徒。我想不用其他弟兄姊妹见证,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见证:我们做不了。我们忍耐不是咬牙切齿。我们忍耐是怎么忍耐?是欢欢喜喜。忍耐,不信主的人也说忍耐,不过我们所信的神的要求更高——他说要欢欢喜喜的忍耐,你这个咬牙切齿的样子,神也不喜悦。你们肯定会问我,怎么样可以欢欢喜喜地忍耐我身边的人?或者你可以帮你身边的人问,你怎么可以欢欢喜喜地忍耐我这个不可爱的人?不是我们,是照他荣耀的全能,照他荣耀的全能。他这里说全能全力。亲爱的弟兄姊妹,那救我们的神,他是一位什么样的神,他是创造宇宙万物的神,他是使无变有、死人复活的神。在他里面没有难成的事,这位全能的神是我们的天父。现在神给我们一个应许,他说照着我荣耀的全能,你们就得以在各样的力上加力,叫你们欢欢喜喜的忍耐宽容。弟兄姊妹我们不要小看这些圣经里的形容词,每一次我们看见这些形容词,我们要去思考,要用我们的悟性去思考,到底这个全能是什么样的全能。荣耀的全能,他能使我们,他说我们这力上再加力。神荣耀的全能,现在只要我们去信靠、顺服。神荣耀的全能就会在基督里借着圣灵,彰显在我们这被他拯救的人身上。让我们这些软弱的人的身上,显出他的刚强。那么他就会在我们当中,得到他该有当得的荣耀。感谢神,他的话很清楚,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听见了,我们悟性上明白了,那下一步,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就不想再靠自己。我们要靠神荣耀的全能在我们身上,在我们个人、我们的婚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教会、让他全能荣耀的全能,在这个地方,在他的身体被彰显。

    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天父,我们感谢、赞美、敬拜你。谢谢你把宝贵的话语赏赐给我们,让我们能够靠着你的名,能够认识你的旨意,好让我们行事为人能够对得起主,好让我们在凡事上能够讨他的欢喜,好让我们不单是在聚会的时候,我们在家里、我们在公司、我们在学校,我们能够成为主的见证。让我们的生命多结果子,将荣耀归于神。主我们听见了、我们知道靠着我们自己,我们啥都做不了,只能只会面对失败,所以说我们在这里有一颗心,我们愿意降服在你荣耀的权柄底下,愿意你征服我们这个人,让我们配得上你儿女的名份,感谢赞美你,我们谢谢你的应许,也谢谢你将要在我们这些不配的人身上所要做的工作,荣耀归给你,奉耶稣宝贵的名祷告。

  • 全然成圣(帖前5:19-28)

    全然成圣(帖前5:19-28)

    讲员:杨全荣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第19节一直到末了,我们先把经文念一遍。

    大家一起读经:

    5:19 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

    5:20 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

    5:21 但要凡事察验.善美的要持守。

    5:22 各样的恶事要禁戒不作。

    5:23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

    5:24 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

    5:25 请弟兄们为我们祷告。

    5:26 与众弟兄亲嘴问安务要圣洁。

    5:27 我指着主嘱咐你们、要把这信念给众弟兄听。

    5:28 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同在。

    祷告:

    赐平安的神,我们感谢你,把宝贵的话语赏赐给教会,感谢你带领我们走这属灵的道路,走这成圣的道路,我们今天早晨来到你施恩的宝座前,聆听主跟我们说话。求你借着出口的把主你自己的心意,启示给你的教会。让所有听见的弟兄与姊妹,能够思考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讨神喜悦的生活。也能够去明白神在我们成圣的道路上,所扮演着的角色。愿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生,在神面前能够讨主的欢喜。让我们活的有意义,有价值。愿今天早晨,你与我们同在,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祷告,阿门。

    保罗写给帖撒罗尼迦的书信,这是一个传道人,向一个年轻的教会所写的信,我们知道帖撒罗尼迦,从保罗写信的时候,他们信主不会超过两年。所以当这个传道人他要结束这封信的时候,他会用什么的题目来结束呢?我们也会好奇。如果你收到一个年长的弟兄,要跟你们写一封信,他会选择什么题目来结束。我们来看看保罗,他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题目来结束这一封书信,这个书信结束的时候,他说,23节,“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然后26节,他说“愿众弟兄亲嘴问安,务要圣洁”。所以保罗是选择“成圣、圣洁”这个主题来结束他的书信,今天我把这个这段经文的主题取名为“全然成圣”。

    全然成圣是保罗的话,所以今天早上我们用这个时间去思考,我们跟随主的道路,在这成圣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责任和神的角色是什么,“成圣”是帖撒罗尼迦书信一个很重要的主题,在第四章第三节,告诉我们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这个是神的旨意,神救了我们,我们信靠了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作成的救赎计划,我们就立刻重生,神的义就加在我们身上,我们就称义。这个是神救赎工作的开始,神的旨意,不单只是要我们称义,不单只是要我们犯罪后会被赦免。神的旨意,是要我们不再去犯罪,明白吗弟兄姊妹。有一些弟兄姊妹,有一些基督徒不明白,他以为,既然我们犯的罪,基督在十字架上都解决了,那么我就可以随便犯罪,反正我信了耶稣,神就会赦免我,这个是不符合圣经的想法。神不单只是要我们信耶稣罪被赦免,神更是要我们信了耶稣,罪被赦免之后,要过一个成圣的生活,不再去犯罪。当然你犯罪了,你愿意向神祈求,神也会赦免你的罪。可是这不是说我们有一个可以犯罪的执照。现在这个经文告诉我们几件事,19节20节,他说“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要凡事察验,美善的要持守,各样恶事要禁止不作”。

    他说到一些好像不是很有关联的事情,有几个对于基督徒的要求。我们读了,好像明白,可是又不是很明白,所以今天我们希望能够靠着神的恩典,能够更加的清楚,神要我们这些蒙恩得救的人身上。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过一个圣洁的生活,为什么我说这个是跟圣洁有关呢?我们成圣,我们的问题是:究竟是我去做事情,让我能够成为圣洁的人而不犯罪?还是基督在十字架上钉死了,我们啥都不用做,我们就成为圣洁了,我们啥都不用做,神对我们没有一点的要求。究竟是哪一个对?圣经有没有对信神的人有要求?有!如果没有的话,我不知道你读的是哪一本圣经。神对我们有很多的要求,这个是你信了主耶稣以后,神对你有很多的要求,对我们有很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成圣。能够像他的儿子耶稣基督。这些要求不是我们得救的原因,不是我们罪得赦免、得永生的原因,这个是我们得永生之后,神对我们——他的儿女,他儿子用宝血买赎回来,我们这些他宝贝的人,活在这个世上,他的见证人的要求。就像神带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过旷野进迦南,进了迦南的时候,迦南有好多的迦南人,这些迦南人不认识耶和华独一的真神。所以神对以色列人有要求,他给他们律法,要他们给他献祭,让他们与所有的外邦人,与这些拜偶像的迦南人分别出来,过一个分别的生活。

    成圣的意思就是分别的意思,他要以色列人在迦南那块地,成为耶和华神对世界、对迦南人、对外邦人的一个见证。所以今天这个是一个图画,今天在新约里面,神对我们这些活在新约的人,同样神把我们从世界拯救出来,可是他没有把我们提到天上,还是把我们放在这个世上活着,神对我们也有要求。这个要求是他要我们在这个弯曲悖谬的时代,做神无瑕疵的儿女,好像明光照耀,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因为世上的人不认识神。只有通过我们——基督徒,神的见证,他们才认识神。所以他要我们分别出来,这个分别就是成圣。成圣就是分别,不像世界,而是慢慢的像耶稣。这个就是分别、成圣。

    那么,圣经告诉我们,我们成圣的秘诀,我们人的责任,他告诉我们有两件事情,一个事是顺从圣灵,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另一件事是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所以这个是我们的责任。我先跟弟兄姊妹分享——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什么是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在19节,他说这个“消灭圣灵的感动”。我们知道我们信主了之后,圣灵就住在我们心里面。罗马书8章告诉我们,我们信主以后圣灵就住在我们里面。那圣灵住在我们里面做什么呢?我们这么肮脏的人,我们常常有一些恶念的人,我们身体好像也不是很好的房间,那圣灵为什么要住在我们里面呢?哎哟,你没有想过圣灵住在你里面,你有没有想过,神的灵住在我们心里面,我们是圣灵的殿。他有这么多的地方,为什么神有创造的天使,为什么不是住在那边,却住在我们里面,他干嘛?我们知不知道,我们走来走去,我们是带着圣灵与我们同在,我们去到哪里,我们带着圣灵,圣灵与我们同在。

    但是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他是有功能的,它的功能是要我们成圣。他要我们像耶稣。所以圣灵他的工作,他会拦阻我们去做一些不好的事,或者他会催促我们去做一些好的事,这个就是圣灵的感动。我们信主的时候我们会有圣灵的感动,这个感动是要你去认识、去感觉的。我们越亲近主,我们也愿意读主的话,我们就会越对圣灵有更明锐地感觉。圣灵会感动我们,比如你有亲戚来探访你,在你家住一两天。然后你跟他喝茶的时候,突然间你觉得好像有一个微小的声音,你这个时候。只有你跟他同在,坐在那边喝茶,原本你是谈天说地,天气好不好、空气好不好。这时你突然有一个感觉,你想跟他传福音,这个很可能就是圣灵的感动。可是很多时候呢,我们会害怕向家人传福音。所以我们常常就说,先把这杯茶喝完再说吧,喝完了呢,你等一下做什么啊,然后我们就怕讲了之后,对方会拒绝我们,我们会受伤或者伤害我们的感情,我们就不敢传福音,然后我们就过去了,这个就是消灭圣灵的感动。

    “消灭”,圣经中的消灭这个字,什么是消灭?他好像一个图画,好像有火,如果有火在这里燃烧,你用一桶水,倒在火上消灭那个火,这个图画是这样。亲爱的弟兄姊妹,圣灵在我们里面,他就是是像一团火一样。在使徒行传,圣灵降到教会里的时候,使徒行传第二章说,“好像有火焰在那些圣徒的头上”,这个火在我们里面燃烧,需要我们去爱主,传扬福音,爱弟兄姊妹。这个火是要带领我们走向神圣的道路。可是,我们常常就泼冷水,消灭那个火。很可能,你面对一个人生选择,选择A,或选择B。你心里有一个感动,如果我选择A的话,我会有更多的时间亲近神,更多的时间读圣经。若选择B的话,我读圣经的时间就少了,而且那里有很多的试探。我常常要面对许多金钱的诱惑,或者是情欲的诱惑,如果选择B的话,我的钱是多了,可是我亲近主的时间少了。然后你心里有一个感动,我其实应该选择A。可是,我们常常就拿一桶水,把他熄灭掉。你们不要圣灵这个感动,我们常常去选择B,我们这个看起来好像比较实际。虽然我们知道,我们选择B之后,我们面对许多的试探,我们常常会这样作。这个就是消灭圣灵的感动。圣灵的声音是一个微小的声音,在我们里面说话,用约翰的话,就是说“恩膏的教训”,圣灵会带领我们。消灭这个字,在新约圣经里面出现了好多次。他出现的时候都是说,他的比喻都是用来灭一些火,把一些火消灭掉。

    你记得保罗,他很出名地写“全副的军装”。以弗所书第五章里面。当他说到“全副的军装”的时候,他说到有几个兵器,其中一个兵器是一个盾牌,这个盾牌是信德的盾牌。在第六章第16节里面,他说。此外要拿着信德当作盾牌,信德就是信心,可以消灭那恶者一切的火箭。消灭就是跟帖撒罗尼迦,消灭圣灵的感动,这个字是一样的词。以弗所书那个消灭是正面的,说仇敌要攻击我们,要用火箭射我们。我们要用信心来消灭这个火箭,这个消灭是好的,我们要用信心消灭。可是保罗要跟帖撒罗尼迦教会说的是,你们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要消灭就消灭仇敌的这个火箭,它要引诱你,你用信心抵挡它,说我不去选择这个。我信靠神,神的应许、神的带领,我们消灭仇敌的火箭。可是,我们常常做的去消灭的是圣灵的感动。

    你在这里有两团火,一团是仇敌用火箭射过来要杀死我们的,要让我们不再去跟随神的,这个是我们要消灭的。可是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还有一句话用的这个意思是一模一样的,主耶稣曾经说过,他说,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这个是说到主的温柔。在旧约里面有这个预言,他说“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这个火虽然很弱,可是主不会把它吹熄。吹灭就是这个消灭,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们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当我们把它吹熄的时候,圣灵的火就会慢慢在我们里面越来越微小。每次圣灵感动你,你就拒绝他,你都不相信是圣灵的感动。每一次圣灵来感动我们,我们就浇水,把它熄灭。慢慢的,我们可能对于圣灵麻木了,我们不再听神的话。

    在圣经里面,我们看见,我们常常活在这个世上,做基督徒要面对争战。你在生活中,每天起来你就要面对争战:我要选择这个,我要选择那个。这个争战在罗马书七章告诉我们,我们里面有一个罪,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由不得我。然后第八章告诉我们,这个得胜罪的秘诀,你就要顺从圣灵,你就能够胜过罪。顺从圣灵,就是圣灵跟我们说话,我们要跟随他。可是当我们两次、三次、四次、五次,每次我们都消灭圣灵的感动的话,慢慢的我们会对神的灵麻木。圣灵要感动我们,我们都好像无动于衷,因为我们已经完全没有防备,仇敌的火箭已经射到我们的心里面去了。我们再不去跟随我们的神,所以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保罗写一封书信,他年老的时候写了一封书信给提摩太。他说提摩太,这个以前我按手所赐给你的这个恩赐,你好好的去应用。第六节,为此,我提醒你,将神借着我按手所给你的恩赐,如火挑旺起来。他这里把圣灵给的恩赐,比喻像火一样。

    圣灵赐给我们有恩赐,每一个弟兄姊妹都有圣灵所赐的恩赐。没有一个在神的家是多余的,保罗在这里劝勉跟鼓励提摩太,要把圣灵的这个恩赐挑旺起来,挑旺就是那个火好像就要熄灭了,要让他继续燃烧。用一个棍子,把他的炭火挑一挑,有氧气进去,它就再次燃烧了,让他挑旺起来。弟兄姊妹,在神的家里面,神给你有一份责任,可能是在家里把孩子带到神面前,养育孩子。可能是在公司、在企业做神的见证,可能在教会里,做某一种的服侍。可是神给你有一份恩赐,有一个责任。神给你有一份产业,你要去发掘神给你的那一份。而且当你知道之后,你要挑旺他,好让你的一生不会浪费掉。现在的弟兄姊妹,我们只有一生,我们要挑旺神给我们的恩赐,不要拿起冷水消灭圣灵的火。

    当我们不去思考神给我们的那一份恩赐,不去想神给我的责任,我的呼召是什么。慢慢的,这个火就会熄灭。所以保罗说,不要消灭圣的感动。可是我们会问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我这个感觉,我这个领受,是圣灵的呢?还是我自己的想法?这个是很好的问题,那我们怎么去衡量呢?感谢神,他没有让我们去猜,神给了我们圣经。神的话就是让我们去考量是否是圣灵感动的工具。神的话和圣灵就好像是火车轨道,火车轨道是不是有两根,有看过只有一根轨道的火车铁轨吗?没有。所有的火车铁轨都是两根,圣灵和圣经就好像是火车的轨道一样,他们是平行的,他们是圣灵带领我们,还有神的话带领我们,二者是平行的,去到神要我们去的终点。神要我们要去的终点是哪里?要让我们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像她的儿子耶稣基督。好像教会能够装备整齐,等待耶稣回来,神会带领我们走向这个方向。他怎么代理,就是用火车的轨道——圣灵和圣经,圣经和神的话。

    那我们怎么知道,我们的一个感觉是从圣灵来的,还是从其他的方面来的呢?这个是很好的问题,因为不是每一个感动都是从圣灵来的,有时候是我们自己的肉体的,有时候甚至是撒旦来迷惑我们的。因为这个世上除了圣灵,还有邪灵。所以我们要像庇哩亚的圣徒,庇哩亚是东欧的一个城市,当保罗第二次传道去到了这个地方。好像我现在跟弟兄姊妹传道的时候,我跟弟兄姊妹说的话。路加记载说,庇哩亚圣徒就查考圣经,看看保罗所说的,是不是跟圣经所说的是吻合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要这样做。当我们有一个感动,我们要去查考圣经,看看这感动给我们所认识神的原则,是不是吻合的,是不是同一个轨道的。如果神是圣洁的、公义的,这轨道是走向那边的。若你的感动是带领你去不圣洁、不公义的这个方向的,这个轨道就分岔了,这个肯定不是从神来的,不是圣灵的感动。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神的话来衡量我们对于圣灵的认识。

    他说,叫我们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什么是先知的讲论?弟兄姊妹,在旧约和新约,先知主要的工作,就是要传递神的心意。里面包括有讲到未来的事情,可是这个不是最主要的,那个最主要是要传递神的心意。我觉得新约里面告诉我们,讲到先知讲道最好解释的一段经文是,哥林多前书14章第三节。他告诉我们先知讲道的内容是什么,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定义。哥林多前书14章第三节。但对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造就、安慰和劝勉,这个就是说先知讲道的内容。亲爱的弟兄姊妹,你们做了几年的基督徒?弟兄姊妹,请让我看看,五年以上的请举手,十年以上的请举手,十五年以上的,哇,老基督徒了,在中国很多地方可以算是老基督徒了。20年以上的呢?那你可能听过很多次讲道,我很可能就知道,这个人讲道,我都知道他讲什么了。弟兄姊妹,我们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我观察,我们初信主的时候,初信主的弟兄姊妹很可爱。问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一来聚会,哇,看到弟兄姊妹分享信息,弟兄姊妹带领小组查经,或者那个讲道的人讲道,他就很渴慕,也很单纯。讲道人讲什么,他就照单全收,基督这个信仰就是这样的。可是慢慢的,我们听的道的次数多了,他又是讲耶稣,又是讲十字架,圣经我全部都听过了。慢慢慢慢我们来聚会,只是我是基督徒,主日要来聚会吧,不然的话不像样,弟兄姊妹可能也会说我的坏话。还是来一次,出个面,好塞住弟兄姊妹的口,然后聚会完之后,我就可以去做我的事。作为一个基督徒啊,好让自己来聚会,好像是了了一个差事。很多基督徒落在这种光景。

    来聚会的时候,浪费这个时间。讲道的信息只有一个小时,有一些地方可能只有半小时啊,很短的时间。我们一周有几十个小时,没有几个小时是真正坐下来,不做其他的事。不是在你炒菜、在你开车、在跟孩子讲话,是真正的坐着,全神注目地去思考神,有几个小时不是很多的。而且有几个小时是跟弟兄姊妹与众弟兄姊妹一起,保罗在以弗所书说了一句话。说,基督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是过于我们所能测度的。我们一个人不能明白全部圣经。所以我们要与众圣徒一同明白基督的爱,与众圣徒一起去听神的话。可是我们常常来聚会的时候,我们没有这个心,藐视先知的讲论。当然我不是说弟兄姊妹要照单全收,如果讲台的人讲什么你全部都信,也不去查考圣经。不是,我们要做一个有见识的基督徒,我们要自己在家努力地读圣经,把神的话记在我们里面。所以当有人传讲神的话的时候,圣灵感动你,你就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神的话。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这个是圣灵的声音,不是圣灵的声音。讲道的人是讲神的话,还是人的话,我们也搞不清楚。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每一次我们聚集,我们都希望弟兄姊妹能够渴慕神的话语,思考神的话,好让我们能够认识我们所信的神。好让我们离开聚会的时候,在家里的时候,在工作的时候,在学校,我们能够做一个合神心意的神的见证人。我们信主,如果有一段时间,十多年,二十多年,你就想,现在带领的这个弟兄信主才十年,他还没开口,你那个耳朵就已经关了一只。再看他的年龄,我已经是五六十岁了,他才一个三十多岁的小伙子,另外那个耳朵也已经关起来。人是坐在那里,但是已经完全听不见了。我们会有意无意地衡量,出口的与自己比较。我们应该有一个谦卑的心,其实我们常常藐视,不愿意听道,就是表示我们的骄傲。我们觉得我们都懂了,圣经我读过几遍了,道我听了几百次,我比你懂还多。我们常常有这个心态,我们耳朵就关了,听不到。我们是聚会了,可是我们完全听不到神的话题,藐视先知的讲论。还有神怎么带领我们走这神圣的道路呢?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的责任只是要顺从圣灵的带领,还有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我们要聆听神的话。

    而且不单只是聆听,弟兄姊妹,而且是要顺从神的话。因为他在第五章21节说,但要凡事察验,美善的要持守,恶事要禁止不做。他有没有说不要藐视先知的,除了好好的听道。周一自己想做的事就去做吧,没有,他说,美善的事要持守,弟兄姊妹。你有没有持守神话语,有没有持守神的教导?有没有持守基督给你的托付,我们的见证,持守,恶的事当然我们不去做。所以这个是雅阁跟我们说的,不要只是听到,要行道。只是听了不行,就好像看着镜子,看了镜子,走后,就忘记自己。早上起来看镜子,看自己,多整齐,多漂亮,等下我们去聚会啊,可能半个小时再照镜子,可能那时候比半个小时前更用心,可是看了之后走了,雅各说就忘记自己的样子了,对呀,雅各告诉我们,圣经就好像一个镜子。我看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去信,我们好像看着镜子走后,忘记自己的样子,我们也不知道,只是要听。

    不可藐视先知的讲道,我们还要美善的要持守,亲爱的弟兄姊妹,你持守了神的话了吗。他说凡事要察验。察考圣经,神的话和圣灵的感动。就是我们要顺从神的带领,这个是我们的责任。我们成圣的过程,成圣的这个秘诀,就是顺从圣灵、顺从圣经。可是如果圣经只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成圣的过程是我们的责任,那么我们可能,会有一个重担,我们可能会有压力。这个压力就是,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作成的救赎的工作,他只是救我们,我们的罪被赦免了,我们被称义了。现在神说,让我们不单只是称义,刚才我读了,神的旨意是要我们成圣,成圣的这一部分是交给你来做了,因为主耶稣已经赦免你的罪了,你犯的罪耶稣已经赦免了,现在你不要再犯罪了,神把这个责任交给我们了。

    在某一方面是对,这个事实我们有责任,所以圣经对我们有许多的教导,我们要持守遵行,可是我相信保罗,他为了不要让弟兄姊妹误会,误解,还担着一个他们担不了的重担。保罗用下面的话来结束整本帖撒罗尼迦前书,他告诉我们,他不要让弟兄姊妹不平安地去做基督徒,他说愿赐平安的神,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这个很重要,弟兄姊妹,是谁使我们成圣?是我们自己呢还是神?是神,是神使我们全然成圣。这个是何等大的救恩,弟兄姊妹,这是何等大的救恩。救恩不单只是我们犯罪了,神会赦免我们的罪,救恩还包括神让我们不再去犯罪。而且这个是神亲自要做的事情,神亲自要让我们全然成圣。而且他用的这个字,它不只是说成圣,他还加了一个形容词,是全然。他不是说你一部分成圣,只是你的脚成圣了,你不去那些不好的地方。可是你的嘴不成圣,你的嘴还是说一些污秽的话,没有。他说全然成圣,不是一半成圣,是全然成圣,这个是多么伟大的救恩,弟兄姊妹。是谁做的呢,是神自己亲自做的。

    表面上好像是我们要听从圣灵,顺从圣灵,这是持守神的话。可是在背后,其实是全能的神,赐平安的神,爱我们的神,他亲自去做这件事。借着圣灵,藉着他的话住在我们身上。感谢我们的神,那全然成圣,包括全然到什么地步呢?他告诉我们,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体得蒙保守,在我们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可以无可指摘。这个全然,包括我们的灵、我们的魂、还有我们的身体,全然。我们的灵是用来跟神交通的工具。约翰告诉我们,撒玛利亚女人以为她一定要在撒玛利亚山上才能够敬拜神。主耶稣告诉她,你不用去耶路撒冷,不用去撒玛利亚山上,你只要用心灵和诚实。心灵就是灵,灵去做什么呢,敬拜神。可是有时候我们用灵去敬拜一些偶像。可是神说,他要我们的灵全然成圣。我们的魂全然成圣,魂说到我们的这个人的心思,我们的心思,常常藏了许多的东西,可是有一天神会洁净我们的魂。让我们这个人的心思,完全地讨神的喜悦。还有我们的体,我们的身体,我们常常用我们的身体去犯罪,我们思想什么,我们口里就说出来。甚至有人用眼睛看了一些不该看的东西,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可是我们有没有想到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神用宝血把我们买赎回来,是要我们用我们的身体去荣耀神。所以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里面,他说,第四节,你们远避淫行,你们个人要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保守自己的身体,不要放纵私欲的邪情,像那些不认识神的外邦人。所以,我们看见圣经里面,神给我们的福音,是一个全备的救恩,这个救恩就是能够全然成圣,是神自己亲自做的,他要做成他的工作。他不但要我们称义,他还要我们成圣,罗马书第八章告诉我们,他还要我们得荣耀。

    神完备的救恩,赐平安的神,要把这个恩典赐给我们。所以保罗知道,当我们说到顺从神,顺从神的话,顺从圣灵,不要消灭圣灵的感动,我们可能会有重担。圣灵也告诉我们,是神自己亲自做的,第24节,他说,那召你们本是信实的,他必成就这事。如果我们全然成圣,我们的灵、魂、身体,都能够成圣。如果全然成圣,是靠着我们顺从神来做一个确据的话,我们有没有确据?我们没有确据,我们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够持守着。可是他说是那召我们的神,弟兄姊妹是神召了你,你知不知道?杨弟兄是神召你。陈弟兄你知不知道是神召你,王弟兄是神召了你。是神召你来,他就会负责,他说“因为他是信实的”。圣经特别显出,谁是信实的呢,神是信实的,她要做成这个工作。这不是说我们没有责任,圣经里说我们有责任,整本圣经都说了,不该每天都倒冷水,我们不该消灭圣灵的感动。每一次听道就藐视先知的讲论,我们有责任。但是我们要知道是神、赐平安的神亲自做成这个工作,他召我们的,因为他就会做成。罗马书八章,告诉我们,他召我们的,就称我们为义,他称我们为义的,就使我们得荣耀。所以感谢我们的神,弟兄姊妹,他必成就这事,这是保罗这本书结束,他说他必成就的事。

    不是说他可能会成就,是他必成就,就因为它是信实的。这个是救我们的神,显出他对我们的爱,他的性情,他的信实,神说的话就一定要算数。还有就是神的大能,我们看见我们自己的光景,我们可能很难想象神怎么把我这个人,可能我们刚刚来聚会前,就在家里跟孩子、跟丈夫吵架了,我们这个人真的不能做,圣经说他是信实的。这个给我们极大的安慰,这个安慰让我们愿意去跟随他,愿意去顺从圣灵,不消灭圣灵的感动,愿意去追求他。最后两节是一个结束的问安,也是保罗的祷告,他说,他请弟兄姊妹为他与同工们代祷,因为他身边至少还有提摩太和西拉,他说请弟兄们为我们祷告,与众弟兄亲嘴问安,务要圣洁。借着主耶稣基督,借着圣灵的爱,请弟兄姊妹为我们代祷,我也为弟兄姊妹代祷,我常常为着这里的弟兄姊妹。愿主祝福你们,爱你们,衷心的跟随主。好像帖撒罗尼迦的教会,他们初信主,他们人数不是很多,可是他们这里说,好让他们,保罗说,不住地记念他们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爱心所受的劳苦,因盼望我们主耶稣基督所存的忍耐。圣经结束的时候再次提到,你们要圣洁。你们要向弟兄姊妹亲嘴问安,问安表示彼此相爱。

        务要圣洁,做一个圣洁的基督徒。远离恶事,远离一切不讨神喜悦的东西,让你的生命成为神的见证,到27节,他说,我指着主嘱咐你们,要把这个信念给众弟兄听。在保罗的年代,2000年前,不像我们现在这么幸福,大部分的平民是不认识字的。我们今天能够读直接读神的话,是神给我们极大的恩典,可是我们常常不去珍惜。以前,他们根本是不认识字的。所以使徒们写信的时候,他们收信的人会把信拿出来,告诉弟兄姊妹,我们收到保罗的一封信了。我们现在把书信读给弟兄姊妹听,他就把帖撒罗尼迦书信念给弟兄姊妹听,弟兄姊妹就坐在那边倾听。珍惜神的话,最后我也劝勉弟兄姊妹。珍惜神的话,聆听神的话,不要藐视先知的讲论。如果不是神的话,我们就会迷失方向。因为你不清楚的话,你就会听见世界许多的话,仇敌的谎言。不管你看什么媒体,微信、电视、电台、路上的那些广告,许许多多的话要占满我们的心,你希望你心是装满神的话,还是装满世界的谎言?最后书信是一个祝福来结束,我也以一个祝福来结束: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与你们众人同在,阿门!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主耶稣,我们感谢赞美你,因为你是那赐平安的神。感谢你赐给我们的救恩是何等的宝贝,感谢你是神自己亲自的使我们全然成圣。主我们感谢你,因为你是信实的,你是可靠的,我们敬拜你。感谢你,是你召我,是你召我们,你就负责我们到底,我们敬拜你,主。我们渴慕我们的一生都是能够讨主的欢喜。从今天开始,愿意我们不消灭圣灵在我们心里的感动,愿意我们学习聆听圣灵的声音,愿意选择顺从圣灵,不顺从肉体,愿意去成为主的见证人。愿意聆听主的话,不藐视先知的讲论,让我们带着渴慕的心,珍惜每一次的聚会,我们有这个渴慕,求主你垂听,求主你做工在我们里面。

    愿你的工作快快的做成。我们盼望那一天,那一天当我们全然成圣,让我们不单灵魂得救,让我们的身体也得赎。让我们能够有复活的身体,荣耀的身体,永远与基督同在,好得无比。我们盼望那一天,我们与历世历代的众圣徒,来敬拜赞美,那救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直到永永远远。这个是我们的盼望,求主你悦纳我们这样的祷告。感谢赞美敬拜你,一切荣耀都归给你,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祷告,阿们。

  •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罗马书13:11-14)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罗马书13:11-14)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

    罗马书1311-14文字稿

    杨全荣

     

    弟兄姊妹,周五晚上平安,我们今天来到《罗马书》13章最后一部分,从11节到末尾。

    大家一起读经

    13:11     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

    13:12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

    13:13     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

    13:14     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祷告:主啊,我们感谢你赞美你,你就是那活水的泉源,你让我们这些饥渴慕义的人能够喝了这活水就永远不渴。主我们感谢你,你用活水滋润我们,让我们枯干的生命能够重新得力。让我们在旷野,你能够流出江河。我们在干旱无水之地,你用你的生命流出活水,流在我们心里,我们感谢你。主啊,我们再次感谢你把《罗马书》赏赐给我们,让我们对于神的福音有更深的认识。让我们一个蒙恩的人、一个基督徒对于该有怎么样的生活,有更深的认识,我们感谢你。求你今天晚上再次借着罗马书13章跟我们说话,让我们更多地认识主你的旨意。好让你敲醒一切沉睡的灵魂,好让打开我们属灵的眼睛。因为黑夜已深、白昼将近。主我们仰望你,因为你就是那光明之子,我们也是那白昼之子,我们仰望你,感谢你。奉主耶稣宝贵的圣名祷告,阿们。

    十三章有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从第1节到第7节,那里告诉我们要顺服掌权者,就是要顺服我们国家的法律,因为权柄是神给做官的,所以我们要顺服。

    第二部分就是从第8节到第10节,告诉我们,一个信主的人,应该怎么去看律法,不是国家的法律,是神的律法,他告诉我们律法的总纲就是爱,爱人如己就完全了律法,所以他告诉我们要爱人。

    第三部分,是今天我们读的这一段,11-14节,这一段是告诉我们主再来的日子近了,他说,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所以今天我们去思考的主题是——主再来的日子近了,越来越近。我们身为一个蒙恩得救的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预备,我们应该怎么去生活。我们的生活跟主的再来有什么关系,“主再来”的真理对我们基督徒在属灵的追求上有什么帮助,我们跟随主的人是否渴慕主的再来。

    好,今天是这个主题。

    11节说,“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我想弟兄姊妹去思考“再者”,就是说,除了前面说了,他还要说,为什么他要说到主的再来,他自己说到:黑夜已深,白昼将近。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因为前面他跟我们说,我们要爱人如己,可是保罗说还不够,还要等待主的再来,预备主的再来。为什么“爱人如己”不够呢?因为说到爱人,除了基督教,其他的社会团体、教育系统、其他宗教,也会叫人爱人,是不是?所以基督徒爱人很重要。可是还不够,还要“再者”——还需要爱神。基督徒跟其他不信主的人不一样,就是我们不单只是爱人,我们更要爱那救我们的神,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等候“主的再来”就告诉我们要爱神,爱主的人就会等候主的再来。

    弟兄姊妹,如果你真的爱主,你就会渴慕主的再来,因为主再来的时候,我们就会与主面对面。你想想,我们当初跟我们的爱人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你真的爱她,你是不是渴慕她,早一点跟她见面,见到面可以在一起。他们不会希望那个我们爱的人迟迟不出现,如果我们真的爱她,我们希望她快快地回来,快快的与我见面。基督徒爱主就应该有一个同样的心态,盼望我们所爱的主能够快快地回来,好让我们能够与主面对面,这就是一个爱的盼望。他说,“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趁早睡醒的时候”,他这里说“主的再来”这个主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如果你去过其他教会,不是每个教会都会教导主的再来。有很多基督徒,聚会好多年,还没听过主的再来的信息。他不知道主还要来,很多基督徒不知道。因为不知道,所以就没有预备。完全不知道有一天主真的会来,这一些教会的教导就有缺乏。

    保罗自己很重视主的再来的教导,在保罗写的13封书信里面,其中一封最早的书信就是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书信。这个教会刚信主一两年左右,他就写信给那个教会《帖撒罗尼迦前书》,整本书都是告诉弟兄姊妹主的再来。那本书的特点,每一章的结尾都是说主的再来。我为什么提起他,因为第一就是保罗对于一个只信主两年的教会,但是保罗已经在传讲主的再来。第二点,说到主的再来,在新约里面,特别是说到黑暗跟白昼有一个对比,他说“黑夜已深,白昼将近”,说到现在的时代,黑夜跟白昼,除了《罗马书》13章,另一章的经文,跟他平行的就是《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所以我们准备去看一下。那你可以做一个小小的笔记,说你读到这里的时候,如果你跟《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五章比较,那你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我只想指出第五章的第12节,“5:1弟兄们、论到时候日期、不用写信给你们,5:2   因为你们自己明明晓得、主的日子来到、好像夜间的贼一样。”为什么不用写了呢,就是说保罗以前曾经教导过主的再来,他说我不用再写给你们,你们都知道了,你明明就晓得了。看到吗,“主的日子来到”对不对,如果你继续读的话,我们就会看见,第4节“弟兄们、你们却不在黑暗里、叫那日子临到你们像贼一样,5:5 你们都是光明之子、都是白昼之子”。《罗马书》13章,他跟我们说“白昼将近”,我们是白昼之子,我们不是属黑暗的,也不是属幽暗的。所以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警醒谨守。所以将《帖撒罗尼迦前书》第5章跟《罗马书》13章最后这几节平行地读,那我们会有帮助。所以,保罗说帖撒罗尼迦教会的弟兄姊妹,我不用跟你们说,你们都晓得了。

    现在他跟罗马的弟兄姊妹也是说同样的事,你看罗马书13章第11节“再者、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亲爱的弟兄姊妹,我现在要把这一句话变成一个问号问你们,你们晓得吗?你晓得吗,王弟兄?李姊妹,你晓得吗?晓得什么呢,主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们晓得吗?我们晓得主越来越近了吗?还是我们晓得主来的时候还是很远很远,可能我一生都不会看到主的再来。他可能离我很远很远,这个事情跟我一辈子都沾不上边,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我们觉得主还是很久很久没有来,那我们就要警醒。那就表示什么呢,表示我们在睡觉,因为我们在睡觉,我们不知道主人要来了。

    主耶稣曾经用一个比喻讲说他的再来,他告诉我们,有一个主人他出远门去。他出去了之后,他就叫他的仆人去管理他的家。有一个仆人就是忠心地管理,另一个仆人觉得主人久久都不会回来,先不管吧,等他近了我们才管吧。他还没来的时候我去吃喝玩乐,我就偷懒,我就不做仆人该做的事,家里乱乱的也不管,主耶稣很严重的警告我们。现在他说黑夜已深,白昼将近。黑暗越来越深,经文说“你们晓得现今就是趁早睡醒的时候”,有许多基督徒真的不知道主再了,在睡觉,灵里睡觉,没有这个敏锐感,不知道主的再来。

    睡觉有什么特点呢?一个睡觉的人,我想到有三个特点:一个睡觉的人,第一,睡觉就是对身边的事情没有什么感觉。如果你睡了,身边发生什么事,你孩子在旁边做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对身边的人事物,因为我们的听觉、视觉,我们所有的感觉都迟钝了,都好像要shot down,对身边的事情没有什么感觉,很迟钝。就属灵来说,就是属灵不敏锐,不知道,看不见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近的说看不见我们身边,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教会的弟兄姊妹。远的说我们看不见这个世界在发生的事情,我们根本没有一点概念,它跟主再来有什么关系。主再来的时候真的很近了。

    主说当无花果开花结果的时候,开花发旺的时候,主来的日子就近了,主已经在门口了。无花果树是预表着以色列从主前586年被巴比伦亡国,之后有2000多年,这个国家一直都没有复国,直到1948年,70年前以色列复国了。弟兄姊妹,这个不是开玩笑,有2000多年的时间,以色列没有复国。主耶稣说当无花果开花发旺的时候,主就在门口了,以色列已经复国了,我们不要沉睡。主这里说,我们现在是趁早睡醒的时候,不要睡觉。睡觉的人不知道旁边发生什么事。我们看新闻,每一个发生的事都跟主来的日子有直接的关系。和我们身边的人会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睡觉的人防御能力很低。就是我睡觉了,旁边有一个小偷进来,他要捅我一刀,我完全没有防御能力,捅了我之后,我才知道,睡觉的人就是这样。当仇敌就是撒旦,他要攻击、诱惑、迷惑我们,我们还不知道,我们还是睡觉,我们没有任何的能力去反抗。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就是睡觉的人,表示他是个懒惰的人。你发现懒惰的人常常睡觉吗?我发现现在很多人,很多年轻人,或者很多基督徒,喜欢一天到晚坐在电视机面前看电视,看完就睡觉,睡觉睡到晚上,买外卖、看电视,打游戏,再去睡觉。不要做懒惰人,属灵来说,就是很多基督徒不愿意追求主。以为我已经信主了,我已经有天堂的入门券了,我可以睡觉了,可以打游戏机,打麻将了。

    相对的,一个等候主来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呢,就像帖撒罗尼迦前书告诉我们,刚才我们读过,帖撒罗尼迦前书第5章,他说,“所以我们不要睡觉、像别人一样、总要儆醒谨守”,所以我们都理解,所以我们不要睡觉,他这个是跟罗马书一样的,因为罗马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儆醒谨守。因为睡着人在夜间睡,但我们是属乎白昼,我们是白昼之子。我们不应该睡觉,因为我们是属于白天,我们不应该活在黑暗里面。睡觉就好像跟黑暗联上了关系,圣经说,睡觉是在夜间里睡。我们却不是黑夜之子,我们是白昼之子,所以还是要我们警醒。什么是警醒?警醒就是醒过来,不睡觉。什么是警醒?你可以用一个名词,一个人惊醒的人,他是一个什么人呢,他是一个守望的人——watchman守望者。以前的城堡和以色列的城都有城墙,城墙是用来防御的墙,墙上面有人要仰望,城都是造在高山上。当敌人来的时候,有人来攻打的时候,他能够看见敌人来了,他是第一次看见有人来了,所以他能够跟别人报告。守望的人就是对属灵的事敏锐的人,就是不睡觉的人,睡觉的人对属灵的事不敏锐,守望的人就是对属灵的事敏锐的人。

    那个睡觉的人,身边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要用心的眼睛,看见属灵的事。我们守望,我们站起来,站在高塔上,看见前面的敌人什么时候进来,好让我们能够知道去装备。当我们不知道敌人在五尺、十尺、一米、两米,也不知道有多少敌人来,我们一点都不知道,因为我们全部在睡觉。其实敌人已经冲到门口了,要冲进城墙了,我们还不知道,因为我们还在睡觉。所以说我们要清醒,就是醒过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睡觉的人,刚才我们说他一点防御能力都没有,敌人砍一刀,他就倒下遇害了。可是警醒的人,他能够借着祷告、守望、防御,为自己,为自己的家,为神的家守望、祷告,这个就是警醒该有的表现。第三个,刚才我们说,睡觉的人是一个懒惰的人,那警醒的人就不是一个懒惰的人,警醒的人是一个殷勤的人,警醒的人愿意忠心地服事主,等候主来的人。

    忠心的服事主,我们知道我们蒙恩,是神白白赐恩给我们。罗马书3章告诉我们,是他流的宝血,使我们白白能够称义,是耶稣基督作了挽回祭,好让人能够显明神的义。哥林多后书5章告诉我们,让他无罪的成为罪,代替了我们,我们是白白称义了。可是现在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不要睡觉,称义的人就已经是白昼之子,白昼之子就不应该睡觉。如果我们读福音书,我们就会常常看见主用许多的比喻,他告诉我们不要睡觉,要醒来。

    现在我们看一个比喻,路加福音12章,35节到48节里说到的主人和仆人之间的关系。36节“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他来到叩门、就立刻给他开门。主人来了、看见仆人儆醒、那仆人就有福了。”弟兄姊妹,有没有看到,警醒守望的仆人有福了,因为主人快要回来了。主人回来,有两个可能,他发现我们的时候,这里说有一个是37节,仆人儆醒、那仆人就有福了。警醒的仆人是什么样的呢?下面42节,“谁是那忠心有见识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这个就是警醒的仆人,这个就是忠心又有见识的管家。主人说什么,他忠心,不懒惰,不睡觉。他殷勤地服侍神,不但如此,他有见识,他知道怎么样去服侍主,按时分粮给家里的人,家里的人需要什么,神家需要什么,神家有什么问题,主人叫我们去做的,她就去做,主人没有叫我们去做的,我们就不去做。

    可能这个主人是一个大园户,她派了一个仆人管理厨房,派了另一个仆人管理他的卧室,再一个仆人管理他的孩子等等,每一个仆人有自己的工作,忠心于主人的差派,这样子的人呢,当主人回来时就有福了。主什么时候来呢?要等候,“或者二更天来、或是三更天来、看见仆人这样、那仆人就有福了。”,我们不知道,这个主人很聪明,我们的主也很聪明,当主说明哪一天他要回来,我们就懒惰,反正主还没来。可是主就不跟我们说,什么时候回来,就是让我们觉得,分分钟他都可能回来。这个故事要比喻的是,说到这个仆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主人回来,所以总是警醒,结果有什么赏赐呢?44节“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我们再看,不单只有这个仆人,还有另外一个仆人,那个仆人说什么呢,45节“那仆人若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反正他还有一阵才来,我为什么要这么殷勤呢,要这么勤奋地读圣经呢?为什么要聚会?为什么要传福音呢?为什么要行得像白昼之子呢?反正主人还有很久才来。我不如去吃喝醉酒,好好享受吧。他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殊不知“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突然主人回来了,他顿时就傻掉了。且要“重重的处治他、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这是一个很重的警告,主在福音书里面说了很多这种类似的比喻。其实主就是跟保罗说的一样,叫我们不要睡觉,不要睡觉,醒来,弟兄姊妹、基督徒醒来。有许多基督徒在睡觉,不知道做基督徒该做什么,不知道我们有什么责任,不知道我们的主,世界的主,万王之王,我们是他的仆人,他有一份工作给我们,我们不知道,我们在睡觉,我们在偷懒,我们在吃喝玩乐。保罗在罗马书13章,其实就是要劝勉和警告我们,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要醒来。

    我们回到罗马书13章,他说为什么要醒来呢。他说,因为“因为我们得救、现今比初信的时候更近了”他说了三个字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是“初信的时候”,一个是“现今”,出现了两次,现今就是现在,第三是“更近”,更近是还没有来,不过将要来了。这里他给我们说了我们救恩的三个部分:

    初信的时候就是我们当初信主的时候,我们蒙恩得救,我们的灵重生了,约翰福音第三章讲述了。

    然后我们跟随主,我们的灵要成长,我们的生命在成长,圣经用另一个词——成圣。就是我们在成圣的时候,就是现在正发生的事。

    最后是将要发生的事,是罗马书823节“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那是将来的事。我们的灵魂体完全得救,这就是全备的救恩。他劝勉我们不要睡觉,要醒来,他来的日子近了。

    他说到黑夜已深白昼将近,他说到黑夜,是说到这个世界的系统,这个世界的这个系统,晚上是越来越黑,越来越深,他说到这个世界的属灵光景,就是越来越黑暗,人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远。如果我们只是用我们的肉眼看这个世界,我们会有一个幻觉,我们觉的科技发达了,我们的道德水平提升了,我们的生活指数提高了。现在孩子6岁学的比我以前16岁学的还要多很多,我们觉得什么东西都提高了,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是越来越好。但圣经告诉我们,与我们看到的相反,圣经告诉我们世界越来越黑暗。黑夜是描述这个世界越来越黑暗,这个黑暗圣经里有许多的描述。当主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描述。马太福音4章,在加利利的这些犹太人,马太福音41516节,他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圣经用这样子的形容词来形容失丧的人——黑暗里的人。这个是跟保罗在以弗所书2章告诉我们是一模一样的。“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放纵肉体的私欲、随着肉体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本为可怒之子、和别人一样.”马太福音第4章告诉我们,“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说有光出现,这个光就是生命的光,就是世界的光,这个光就是约翰福音第1章告诉我们,有光来到世界,世界却不接受光。这个光就是主耶稣,主耶稣就是光,照亮这个黑暗的世界,可是这个黑暗的权势却不接受光,那是约翰一书告诉我们的。

    当我们读旧约圣经最后一篇《玛拉基书》的时候,他给了我们一个预言,最后1章第2节“但向你们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你们必出来跳跃如圈里的肥犊。”这个预表400年后出来的这个太阳,公义的日头出现。主耶稣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光照在黑暗,黑暗却不接受光。这个黑暗的权势一直都在,他越来越暗,可是他最后的结局已经定了,就是这个光、主耶稣,这个黑暗将会被主耶稣完全的打败,就是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主耶稣战胜了这个黑暗。可是在时间上,这个黑暗还是越来越深,直到有一天这个公义的日头,它会好像明亮的晨星出现。

    在圣经,有一个描述叫明亮的晨星,当天很晚很晚的时候,天就会很黑,当你往上看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天上的星有一个是最明亮的。这个明亮的星,是用来描述主耶稣的,当世界越来越败坏、黑夜越来越深沉了,可是有一个盼望,你有一个盼望,这个就是主耶稣。整本圣经的结束《启示录》,你看很有趣啊,整本旧约的结束,他告诉我们,有公义的日头可以医治我们,整本圣经的结束,启示录2216节“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当世界越来越败坏、黑夜越来越深沉了,可是有一个盼望,你有一个盼望。好像不义的人逍遥法外,基督徒受逼迫的时候,好像我们没有盼望的时候,我们不知道,主耶稣基督出现了。

    整本圣经结束的时候,圣灵和他的新妇都说“来,我们等候那个明亮的晨星”,我们的主人他要来,而且他说他来的日子近了,就在门口了,所以弟兄姊妹,我们不要睡觉,不要睡觉,白昼已近,我们应该怎么样啊,警醒!我们应该做什么呢,警醒!

    罗马书13章说,我们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所以他告诉我们,我们要脱下,还有我们要带上。脱下什么呢,脱下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一个蒙恩得救的人,也有可能活在在一个黑暗的行为里面。所以保罗劝我们,我们要把它脱下来,这个跟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告诉我们,我们要脱下旧人同样的概念,我们要做这个动作——脱下旧人。所以罗马书告诉我们,我们现在不在律法之下,都在恩典之下,但我们可以犯罪吗,断乎不可。

    我们要脱下这些黑暗的行为,脱下还不够,我们还要带上光明的兵器,这就跟以弗所书4章告诉我们的内容一样。我们要脱下旧人,然后穿上新人。这是我们在经历里面,经历的生命彰显在我们里面,虽然我们知道我们在基督里一切都是新的,旧事已过一切都是新的,我们有了新人的地位,可是我们要有一个经历,虽然罗马书6章告诉我们,我们已经与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复活。

    旧人已经同基督同钉十字架,那个是我们的地位。我们的旧人是与基督同钉十字架了,可是我们天天还背着这个旧人。所以我们要脱下这暗昧的行为,我们要带上光明的兵器,他提了一个字,“兵器”,这里就给我一副图画,什么图画呢,打仗、当兵,当什么兵啊?基督的精兵!弟兄姊妹,我们都是基督的精兵,神选召你作他儿子的精兵,这个是我们的地位,我们有一个当兵的地位。在这里给我们一个图画,就是一个当兵的图画。帖撒罗尼迦前书15章告诉我们,我们要警醒、谨守。什么是谨守呢,谨守就是当兵,这个就是以弗所书6章里面告诉我们,那个穿着全副的军装的军人。穿着真理的腰带,以信心当盾牌,用圣灵当宝剑,穿着福音的鞋子,以救恩当头盔,这个军人的图画,打仗的图画。你知道吗,神召我们去打仗,这个是我们的地位,现在我们要拿起的兵器,明白吗,我们有这个地位。可是我们拿起这个兵器,这是圣经里多次跟我们说的,神把地位给我们,我们只要愿意让神作,我们就可以得到神的这个应许,建立在我们生命里面。

    他说带上之光明的兵器,当兵的人,做基督的精兵,最重要是做什么呢?基督的精兵,这一句话是提摩太后书里面出现的,在24节说,“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耶稣基督的精兵,凡在军中当兵的,不将事物缠身,好叫那招他当兵的人喜悦”,当兵的要做的就是在乎召我们当兵的那个官长,我们要讨他的喜悦。他说什么,我们做什么,你们当兵,我们打仗,他说拿起光明的兵器。什么是拿起光明的兵器呢,他下面跟我们说了一个要,三个不要,那个是拿上光明的兵器的表现。一个要,要行事为人端正,好像行在白昼。行事为人端正,好像是白昼之子。其实帖撒罗尼迦前书已经告诉我们,我们是白昼之子。

    可是我们常常不像白昼之子,你明白吗,我觉得好像一个国家的国王。他在路上看见我们,原本我们是乞丐,他在路上见到我们,把我们捡回来,他说你现在是公主。把弟兄拣回来,你现在是王子,已经给了你的地位跟身份的,你就是这个国家的公主,跟王子。弟兄,你是这个国家的王子,姊妹,你是这个国家的公主。什么国呢?天国,是神给了我们这个地位。可是我们常常还是像那个乞丐,她虽然知道自己是王子跟公主,可是他常常活的就像乞丐,他穿的不像公主和公子。他说话,哎呀,王子怎么会这样子说话啊,它的言行举止一点不行,一点都不像王子。可是他是不是王子呢?国王说他是王子的。可是他要像王子,我们是白昼之子,所以我们要像白昼之子。

    什么是白昼之子呢?脱去黑暗的行为,穿上光明的兵器,他说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然后他说了三个不可。不可什么呢,第一,不可醉酒、谎言,第二,不可好色、邪荡,第三,不可嫉妒、竞争。当我们拿上光明的兵器的时候,我们就会有这个表现,我们就会活得好像光明之子,我们就不会去醉酒,这里醉酒说到身体上喝多酒了,醉了,那个是不好的见证,因为醉酒的人不清醒,比睡觉的人更麻烦,因为你叫他,他不知道,他还不会乱做事。喝醉酒的人,他以为他醒了,可是其实他不知道,还以为他醒了。他说,不要荒筵醉酒。而且不只是身体不要醉酒,而且我们的灵里也是。我们要被圣灵充满,以弗所书告诉我们,要被圣灵充满,我们不要醉酒。醉酒就是被酒精麻木,麻醉我们,让我们失去知觉,让我们对于属灵的事不敏锐,我们不要醉酒。你记得刚才我们读的路加福音12章那个恶的仆人,他做的几件事,一个是他打别的仆人,他吃喝玩乐,然后他醉酒。他不知道、不觉得主会回来,他觉得太远了,保罗说不要醉酒。他说第二个不可好色邪荡,帖撒罗尼迦43节,他说神的旨意就是要我们成为圣洁,远离邪恶。远避淫乱,不要把我们放在试探里面,所以我们要警醒,就不要看一些在黑暗里面、世界里面宣传的东西,包括黑暗的小说、黑暗的电影、黑暗的电视剧、黑暗的刊物、黑暗的网站,这些都不是属我们的。

    我们是白昼之子,我们是王子和公主,我们还看那些黑暗的东西做什么呢?他说不要好色邪荡,不要放纵情欲,不要把自己放在试探里面。当然这些包括所有淫乱的东西,比如婚外情当然不行,甚至我们思念里面的淫乱都不行。他说你看见这个女人不是你的老婆,你想歪了就是犯了淫乱,主的定义是这样。不要觉得只有弟兄会犯,姊妹也会犯,有的姊妹爱看爱情小说,里面那个男主角好厉害,又英俊又潇洒,又爱女人,又有钱,慢慢地变成一个他的偶像,然后有一个思想的淫乱,等她老公回来,不会给好脸色。这些其实是淫乱,而且现在很多肥皂剧啊,慢慢慢慢地看,一集、两集、三集、四集、五集、十集二十集三十集,你会慢慢进入那个状态,你觉得你是里面的女主角,那个是我的男主角,你不知不觉爱上了他,这是会发生的事,这个是主的定义,不是我夸张。主说的,你想的东西,对于主来说,主觉得我们是犯了淫乱。

    我们拿上光明的兵器就不要做这种事,还不要竞争,不要妒忌。不要妒忌弟兄的才干,不要妒忌那家的孩子学习比我们的孩子好,不要妒忌那个姊妹比你漂亮,不要妒忌这个弟兄比你殷勤。我们要赞美神,教会有弟兄有姊妹站起来服侍神,我们喜乐,我们欢喜。孩子们都要学习啊,何况是我们大人啊。不要妒忌,不要竞争。然后他最后结束的时候告诉我们,这是这一段经文的一个总结,也是里面最重要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14节,“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可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我想弟兄姊妹注意的就是这一句话,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在原文里面“披戴”这个字是跟12节里面“带上光明的兵器”,那个“带上”是同一个字。我在想,什么是光明的兵器呢,读以弗所书6章的时候,他跟我们讲很多东西,真理、信心、圣灵、神的话、福音。看帖撒罗尼迦前书第5章,他告诉我们,信望爱,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的兵器,可是他告诉我们光明的兵器要带上,真正能够让我们战胜黑暗的,就是要披戴主耶稣基督,因为以弗所书6章所说的所有的这些兵器,都是指向主耶稣基督,是神的话,基督的话,是对基督的信心,是基督的福音。

    穿上主耶稣基督,所以我们要脱下旧人,脱下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披戴主耶稣基督。在圣经里说到“披戴主耶稣基督”。加上以弗所书4章,一共说了3次啊,在加拉太书里他告诉我们,我们受浸了,我们就披戴基督,当我们信主受浸,我们就穿上基督作义袍。所以当天父看我们的时候,他再也看不见我们的罪,他只看见耶稣。这个是我们地位,神给我们了,我们已经穿上耶稣了,我们有这个地位。可是现在这里是说我们要有这个实际,我们要披戴基督穿上新人,带上光明的兵器,因为我们是白昼之子,我们是基督的精兵,我们是主人的仆人。我们活着就应该像那白昼之子,因为我们的主就是明亮的晨星,他就是世界的光。只有佩戴基督,我们才能靠着他得胜,战胜所有黑暗的权势,好让神在地上能够彰显。

    基督的得胜,让神的工作能够借着教会,能够成就在这个慢慢迈向死亡、黑暗的世界,求主怜悯我们,用这些话开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见我们的身份是多么的宝贵,也激励我们,让我们不要做睡觉的人,而要做警醒的人。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主啊,感谢你的话是多么的丰富,你激励我们,你鼓励我们,你叫我们这些沉睡的人能够醒来。我们要醒来,我们不愿意做那个恶仆,我们不愿意做一个睡觉的人,我们不愿意做一个醉酒的人。主啊,求你施恩给们。我们知道,我们靠我们自己的老我,我们的旧人,我们真的是活在放纵私欲的肉体、恐怖的光景当中,求主施恩给我们,让我们能够佩戴基督。我们靠着基督,我们带上光明的兵器,我们能够在这黑暗的时代,我们能够活得像白昼之子,有皇子的身份,有公主的身份。不但如此,也有王子和公主的实际,感谢主赞美主,愿你得着更多的人,愿意仰望主的再来。

    我们盼望主你快快的来,我们盼望那天与你面对面的那一天,好像保罗说的与主同在好的无比,我们盼望的事。同时我们也有一点忐忑,因为我们觉得我们可能好像那个懒惰的仆人,等你来的时候,主啊,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够交帐,求你怜悯、恩待我们,求你敲醒你的教会,敲醒这些沉睡的灵魂,叫醒我们,让我们能够做一个忠心又良善的仆人,感谢你,奉耶稣基督宝贵的圣名祷告,阿门。

  •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Philem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Philemon


    HISTORICAL BACKGROUND ON PHILEMON

    Author

     

    The apostle Paul identified himself as the author a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is letter (Phlm 1:1, 19). Although he also included Timothy as the coauthor, Paul was the primary author. We know this because except for verse 1, Paul used the first-person singular pronoun instead of the plural in the rest of the letter to identify the author. There has been no serious challenge to Paul’s authorship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urch.[1] Paul probably included Timothy to inform the readers that Timothy was with him, and to let Timothy know that Paul considered him as part of his coworker, as he has done in 2 Corinthians, Philippians, Colossians, 1 and 2 Thessalonians.

    Paul’s Family Heritage

     

    Paul was born in Tarsus in Cilicia (Acts 22:3) into a Jewish family from the tribe of Benjamin (Phil 3:5). We know that his parents were observers of the Jewish law because he was circumcised on the eighth day (Phil 3:5). Jerome reported that Paul’s parents came from Gischala in Galilee[2]. If Jerome was correct, Paul could have spoken Hebrew or Aramaic instead of Greek at home. Luke informed us that Paul was fluent in Hebrew or Aramaic (Act 21:40). Additionally, since he spent part of his childhood at Tarsus, he was also fluent in Greek.

     

    Paul’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uring Paul’s time, Tarsus was under Roman control and was a major intellectual center of Roman’s empire.[3] Regardless of when left Tarsus for Jerusalem (Acts 22:3), he had spent significant time in that city. We know this because Paul was identified as Paul of Tarsus multiple times in the scripture (Acts 9:11; 11:25; 22:3). We are not told in scripture what kind of education he received while in Tarsus, but it is clear that Paul was familiar with the Greek culture of his days (Acts 17).

     

    Paul, later on, moved from Tarsus to Jerusalem (Acts 22:3) and was educated under the feet of Gamaliel, a famous Judaism teacher at that time. Gamaliel was either the grandson or son of the renowned Hillel, who was the father of the exegetical methods in interpreting scriptures. Paul’s exegetical skills of the old testament as seen in Romans may be partly due to his training. He was trained as a Pharisee (Phil 3:5), zealous for God, and strict in observing the law of his fathers (Acts 22:3).

    Paul’s Occupational Skills

     

    Because Paul was trained by Gamaliel, he had access to one of the best Jewish teachers at that time. Paul also had strong reasoning skills. He frequently used his reasoning skills to persuade others to believe in Jesus Christ (Acts 18:7). Other than that, Paul was also skilled in tent making, during his mission journey, he made tents to support himself when necessary (Act 18:3).

    Paul’s Cultural Advantages

     

    Paul was born in Tarsus; thus, he was a Roman citizen by birth (Acts 22:28). His Roman citizenship gave him a great advantage when he was faced with judgment from Roman soldiers. While in Jerusalem at the end of his third missionary journey, Roman’s tribune wanted to flog Paul but stopped once he found out that he was a Roman citizen (Acts 22:27). And in another time, when the Roman proconsul Festus wanted to send Paul from Caesarea to Jerusalem to be judged by the Jews, Paul took advantage of his Roman citizenship to appeal to Caesar’s court in Rome (Acts 25:10).

     

    Since Paul spent part of his childhood in Tarsus, an important cultural and education hub at Asia minor at that time, he was fluent in the Greek language and understand the Greek culture well. His ability to converse fluently in Greek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reek culture gave him a great advantage to preach the gospel to the Greek in Athens (Acts 17:22), and in other cities where Greek was the common language and Greek culture was the dominate culture of Roman’s empire.  

    Paul’s Religious Experiences

     

    Before Paul believed in Jesus Christ, he is a zealous Pharisee who was advancing in Judaism beyond many people at his age (Gal 1:14) When Stephen was stoned to death in Jerusalem, Paul was there, and he was glad of the execution (Acts 7:60). He persecuted the church violently (Gal 1:13, Phil 3:6) and sent many Christians into the prison (Gal 8:3).

     

    When he was on the way to prosecute the Christians at Damascus, he had a dramatic encounter with Jesus. The Lord Jesus revealed himself to Paul (Acts 9:5), and through a man named Ananias in Damascus, called Paul to preach Jesus’s name before the Gentiles and kings and the children of Israel (Acts 9:15). Since that experience, Paul became an evangelist who brought the gospel to Asia Minor, Macedonia, and eventually to Rome, where he was martyred based on the witness of the Church.

    Readers

    Who is the audience?

     

    This letter was written primarily to Philemon, although Apphia, Archippus, and the church that met at the home of Philemon were also mentioned alongside Philemon. Philemon was Paul’s friend and fellow worker of the gospel (Phlm 1:1). Apphia is a woman’s name, she might be Philemon’s wife. Archippus was mentioned by Paul in Colossians (Col 4:17), where Paul encouraged Archippus to be faithful to fulfill the ministry, which means Archippus was one of the preachers who served the church in Colossae.

     

    Where are they located?

     

    This letter did not mention the place of the recipient; however, most scholars think that Philemon lived in Colossae because of the similar names that are mentioned in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First, Paul mentioned six names, namely Epaphras (Col 1:7; 4:12), Onesimus (Col 7:9), Aristarchus, Mark the cousin of Barnabas (Col 4:10), Luke and Demas (Col 4:14). They were with him when he wrote Colossians. All of these brothers were also with Paul when he wrote Philemon (Phlm 1:10,23-24).

     

    Second, Paul encouraged Archippus who served in Colossae to be faithful in fulfilling the ministry that Archippus had received from the Lord (Col 4:17), Archippus was mentioned alongside Philemon as one of the recipients of this letter.

     

    Therefore, it is clear that Philemon lived in Colossae, and a group of Christians regularly met at his house to worship the Lord.

    When did the writing take place?

     

    Paul indicated he was a prisoner at the time of writing (Phlm 1:1-2,10,23-24), most scholars[4] think Paul wrote this letter during his first imprisonment in Rome[5], in the year AD 60-61. He may have written this letter at the same time he wrote Ephesians and Colossians, and have asked Tychicus (Eph 6:21, Col 4:7) to bring the letters to the recipients. Tychicus, together with Onesimus, delivered the letters to the churches at Ephesus and Colossae, and the personal letter to Philemon.

    What is their situation?

     

    Slaves are common in Paul’s time, some estimated one-third of a city like Colossians would be slaves[6]. Slaves are the properties of their owners; they did not have the freedom to travel without some sort of supervision. Slaves were frequently tattooed or given a “dog-tag” to show that they were owned by another person.

     

    Philemon had a conflict with his slave, Onesimus. Onesimus is a Greek name, it means “useful”, it may be a demeaning name. It was common for masters to give names to slaves that made a joke about a slave’s virtue.[7] Perhaps that was the reason why Paul had a wordplay with Onesimus’s name in this letter, he said that formerly Onesimus was useless to Philemon, but he became useful to Philemon and Paul (Phlm 1:11).

     

    Paul mentioned that he had wronged Philemon, what he meant is not clear, he might have stolen something from Philemon, or he might be in debt to Philemon just simply because he was a runaway slave that had no freedom. If Onesimus has stolen something and later was discovered by Philemon, it explained why he ran away from his master because under Roman law, stealing was punishable by death.[8]

     

    He ended up meeting Paul who was imprisoned in Rome, he heard the gospel from Paul and became a follower of Jesus Christ (Phlm 1:10). why did Onesimus go to Rome, which is 1700 miles away and how did Onesimus meet Paul in a city as big as Rome has puzzled Bible students throughout the church history. We could make many guesses, but in the end, the scripture did not tell what how they met, we just have to settle that we do not know exactly how but God was in control and He arranged for them to meet.[9]

     

    Although Paul wanted to keep Onesimus by his side so that Onesimus can serve him, he decided to send him back to Philemon because Onesimus was still a slave for Philemon, Paul did not want to keep Onesimus without Philemon’s content (Phlm 1:14).  

    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e book?

     

    Paul’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letter is that Philemon would forgive Onesimus and receive Onesimus as a brother in Christ (Phlm 1:16). Paul could have demand Philemon to accept Onesimus based on his apostle authority (Phlm 1:8), he did not do that. Instead, he asked Philemon to consider Paul as his partner and to receive Onesimus as Philemon would have received Paul (Phlm 1:17). Paul even offered to pay back to Philemon whatever Onesimus has wronged him.

     

    Paul asked Philemon to treat Onesimus not only as a slave but treat him as a brother in Christ (Phlm 1:16). Paul did not ask Philemon to release Onesimus as a slave, for that may not be a desirable thing to do in that culture. Moo quoted Thompson: “If a Christian owned a slave, the highest duty to which that master could be called was not to set the other free but to love the slave with the self-giving love of Christ.”[10]

     

    Did Philemon reconcile with Onesimus and accepted him as a brother in Christ? Although we cannot tell from this letter or the rest of the scripture, the fact that this personal letter was preserved in the church is a strong indication that they did reconcile.[11]

     

    Church traditions say that Onesimus, later on, became a bishop in Berea[12] or Ephesus[13]. However, because Onesimus is a very common name at that time, we are not sure whether one of those bishops was the same Onesimus in this letter.

     

    There are two main lessons we can learn from this short letter. First, acceptance and fellowship of Christians are based on our common identity in Christ regardless of our social status, or any conflicts we may have.  

     

    Second, this story is a wonderful image of the salvation work of the Lord Jesus Christ. Although it was not Paul but Onesimus who had wronged Philemon, Paul chose to pay for the debt on behalf of Onesimus. Similar to Onesimus, although it was not Christ but we who have sinned against God, Jesus Christ chose to pay for the debt on our behalf. Paul wrote to Philemon, “Charge that to my account” (Phlm 1:18)! What a great image of what Christ had done for us: “Father, forgive them, for they know not what they do,” (Luke 23:34). Christ asked God the Father to forgive those who had wronged Him, and He paid the price for us on the cross. That is the redemption theme echoing brightly in this short letter.

     

     


    Bibliography

     

    Barry, John D., David Bomar, Derek R. Brown, Rachel Klippenstein, Douglas Mangum, Carrie Sinclair Wolcott, Lazarus Wentz, Elliot Ritzema, and Wendy Widder, eds. The Lexham Bible Dictionary. Bellingham, WA: Lexham Press, 2016.

     

    Beitzel, Barry J., Jessica Parks, and Doug Mangum, ed. Lexham Geographic Commentary on Acts through Revelation. Lexham Geographic Commentary. Lexham Press, 2019.

     

    Halley, Henry Hampton. Halley’s Bible Handbook with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Completely rev. and Expanded.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2000.

     

    Hawthorne, Gerald F.,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eds. Dictionary of Paul and His Letters.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93.

     

    Moo, Douglas J.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William B. Eerdmans Pub. Co., 2008.

     

    Wright, N. T.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Vol. 12.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InterVarsity Press, 1986.

     



    [1] Douglas J. Moo,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William B. Eerdmans Pub. Co., 2008), 361.

    [2] W. G. Morrice, “Jew, Paul The,” in Dictionary of Paul and His Letters, ed. Gerald F. Hawthorne, Ralph P. Martin, and Daniel G. Reid, (Downers Grove, Ill: InterVarsity Press, 1993), 504.

    [3] Jamen-Francois Racine, “Tarsus”, in Lexham Bible Dictionary, The Lexham Bible Dictionary, ed. John Barry, David Bomar, Derek R. Brown, Rachel Klippenstein, Douglas Mangum, Carrie Sinclair Wolcott, Lazarus Wentz, Elliot Ritzema, and Wendy Widder, (Lexham Press, 2016).

    [4] Douglas J. Moo,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William B. Eerdmans Pub. Co., 2008), 364.

    [5] Alan H Cadwallader, “Chapter 45: Onesimus and the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World of Philemon”, ed. Beitzel, Barry J., Jessica Parks, and Doug Mangum, ed., Lexham Geographic Commentary on Acts through Revelation, Lexham Geographic Commentary. (Lexham Press, 2019), Logos Bible Software. The other minority views are Ephesus and Caesarea Maritima, Alan Cadwallader preferred Ephesus. One of his reasons is that Ephesus is 120 miles and a six-day direct walking distant to Colossae, whereas Rome is 1780 miles and ninety-seven days walking distant or 2160 miles and forty-nine days of sea travel from Patara on the south coast of Asia Minor. It is a lot easier for Onesimus to travel to Ephesus instead of to Rome.

    [6] Douglas J. Moo,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William B. Eerdmans Pub. Co., 2008), 371.

    [7] Alan H Cadwallader, “Onesimus and the Social and Geographical World of Philemon”, ed. Beitzel, Barry J., Jessica Parks, and Doug Mangum, ed., Lexham Geographic Commentary on Acts through Revelation, Lexham Geographic Commentary. (Lexham Press, 2019), Logos Bible Software.

    [8] Henry Hampton Halley, Halley’s Bible Handbook with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Completely rev. and expanded.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2000), 852.

    [9] Moo,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367-368. Another possible scenario is Onesimus purposely seek out Paul as his mediator.

    [10] Douglas J. Moo,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William B. Eerdmans Pub. Co., 2008).

    [11] N. T. Wright,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An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vol. 12, Tyndal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ies (InterVarsity Press, 1986), 174.

    [12] Henry Hampton Halley, Halley’s Bible Handbook with th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 Completely rev. and expanded. (Grand Rapids, Mich: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2000), 852.

    [13] Moo,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364.

  • 提摩太前书概要大纲

    提摩太前书概要大纲

    主题

    一个神的仆人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

    分段

    1. 引言(一1~2)
    2. 教会中的真假工人(一3~二7):
      1. 假工人的危险(一3~11)
      2. 真工人的见证(一12~17)
      3. 真工人劝勉青年同工持守信心和无亏的良心打美好的仗(一18~20):
    3. 教会的正常生活、行政和见证(二1~三16):
      1. 为万人和一切在位的祷告(二1~8)
      2. 姊妹的见证(二9~15)
      3. 教会正常行政所该注意的人选(三1~13):
        1. 监督的资格(三1~7)
        2. 执事的资格(三8~13)
      4. 教会正常见证所该有的光景(三14~16)
    4. 如何作基督的好执事(四1~六21上):
      1. 防备离弃真道的人和鬼魔的道理(四1~5)
      2. 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并教导别人(四6~11)
      3. 要在言语、行为等各方面作信徒的榜样(四12~16)
      4. 要懂得如何劝勉、教导各种不同的人和情况(五1~六10,17~19):
        1. 对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五1~2)
        2. 对寡妇和她们的家人(五3~16)
        3. 对长老和传道人(五17~25)
        4. 对作仆人的(六1~2)
        5. 对传异端和贪财的人(六3~10)
        6. 对富足的人(六17~19)
      5. 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六11~16)
      6. 要保守所托付的真道(六20~21上)
    5. 结语(六21下)

    背景

    1. 保罗第一次在罗马被监禁两年后,约于主后62年便获得释放,随即到亚西亚一带看望教会。可能经过革哩底再到歌罗西,而后到以弗所,发现当地的教会已如他所料(徒二十29~30),有人作教师,却有许多错误的教导,导致教会有不正常的情况出现:
      1. 有人来传异教(一1)
      2. 讲说荒渺无凭的话语、和无穷的家谱(一3)
      3. 对律法有错误的教导(一8)
      4. 弟兄忽略了祷告(二8)
      5. 姊妹过于注重外表,忽略了生命的见证(二9)
      6. 教会有不合神心意的长老和执事(三章1~13)
      7. 有人离弃真道,听从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四1)
      8. 有人禁止嫁娶,又禁戒食物(四3)
      9. 这些人自高自大,一无所知,却专好问难和争辩言词(六4)
      10. 甚至有人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六5)
    2. 所以保罗把提摩太留下来处理这些问题,自己继续前往马其顿(一3),并且在那裡他写了这封信,教导年青的提摩太在神的家中当怎样行。

    钥字

    1. 真道、正道、纯正的道理、善道、信仰(提前一10,19;二4,7;三9,13;四1,3,6;五8;六10,12,20,21)
    2. 敬虔(提前二2;三16;四7,8;六3,5,6,11)
    3. 教义、善道、教导、教训、道理(一9~10,四6,13,16,六1,3)
    4. 嘱咐(一3,5,11,18,四11,五7,21,六13,17,20)

    工人、长老和教会

    1. 早期教会的组织非常简单,使徒作信徒的带领
      1. 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讚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二46-47 )
      2. 因为人人将田产房屋都卖了,把所卖的价银拿来,放在使徒脚前;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徒四34-35)
    2. 后来因为教会人多了,事物繁多,而且使徒应该专心以祷告和传道为事,所以拣选了七个执事
      1. 「十二使徒叫众门徒来,对他们说:我们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饭食,原是不合宜的。所以弟兄们!当从你们中间选出七个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智慧充足的人,我们就派他们管理这事。」(徒六 2-6)
      2. 执事必须有好名声,被圣灵充满,就是有美好的品格,能够见证主的生命(提前三8~13)
      3. 主要是在事物上服事主
    3. 除了圣徒,圣灵也兴起了执事腓力出去传道,圣经称呼腓力为传福音的
      1. Act 8:4  那些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
      2. Act 8:5  腓利下撒玛利亚城去,宣讲基督。
      3. Act 21:8  第二天,我们离开那里,来到该撒利亚,就进了传福音的腓利家里,和他同住。他是那七个执事里的一个。
    4. 除了使徒和传福音的,圣灵在教会里也兴起了先知和教师传达神的心意,把真理教导给门徒
      1. 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就是巴拿巴和称呼尼结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与分封之王希律同养的马念,并扫罗。(使十三1,参使十一27)
    5. 之后圣灵呼召和差遣保罗和巴拿巴出去作工(使13:2)
      1. 圣经称呼他们为使徒,意思就是差遣出去的(使14:14)
    6. 这些圣灵特别差遣出去作工的,得了基督量給他们的恩赐,是神话语的执事,是神的工人
      1. 但我们要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使六4)
        1. 『传道』原文是话语的职事
      2.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弗四11)
      3. 我为此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外邦人的师傅,教导他们相信,学习真道。我说的是真话,并不是谎言。(提前二7)
      4. 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提后一11)
      5. 你当竭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悦,作无愧的工人,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二15)
    7. 使徒们传福音后一段日子后,就回到各教会选立长老(使14:23)
      1. 其实长老是圣灵设立的(使二十28)
      2. 神的工人用他们属灵的眼光看见圣灵已经显明了的弟兄来印证圣灵的工作
      3. 每个教会应该有超过一个长老
      4. 长老必须在家里、教会和教外有美好的见证(提前三1-7,多一5~9)
      5. 神给他们的托付是牧养当地教会神的羊群(使二十17,27~28,多一5、7,彼前五1~4)
      6. 他们是神的管家(多一7)
    8. 每个基督徒都是祭司
      1. 彼前二5-9;启一6,五10,二十6
      2. 每一个信徒应该都根据神赐的恩赐彼此配搭服侍主,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罗十二4~8,弗四12)
  • 歌罗西书概要大纲

    歌罗西书概要大纲

    主题

    1. 本书启示了基督的超越与完备,因神的一切丰盛在基督裡,而我们有了基督,就有了一切
    2. 以及教导我们的行事为人如何对得起主,因而在教会中、家庭里、在社会上活出基督的生活

    钥节

    1. 西一9~10,15,18,二9~10,三1~4,11,16

    钥字

    1. 「真知道」、「满心知道」、「多知道」、「知道」(西一6,9,10,27;二2;四6)
    2. 「智慧悟性」、「诸般的智慧」、「悟性」、「智能知识」、「智能」、「知识」、「各样的智慧」(西一9,28;二2,3,23;三10,16;四5)         
    3. 「首生的」、「首」、「元始」、「首先复生的」、「首位」、「元首」、「作主」(西一15,18;二19;三15)
    4. 「满心」、「丰盛」、「补满」、「全备」、「完完全全」、「丰丰足足」、「丰丰富富」、「完全」(西一9,19,24,25,28;二2,9,10;三16;四12)
    5. 「隐藏的奥秘」、「显明」、「奥秘」、「神的奥秘」、「藏着」、「藏在」、「显现」、「基督的奥秘」、「发明」(西一26,27;二2,3;三3,4;四3,4)
    6. 「一切」、「万有」、「凡事」、「普天下」、「各人」(西一9,10,15~20,23,28;二1,3,9,13,22;三8,11,14;四7,9,12)
    7. 「一同」、「同得」、「一体」(西一7,12;二12,20;三1,4,15;四7,10,11)

    在歌罗西的异端教训

    1. 仪文主义:犹太教中拘泥礼仪的爱色尼派,他们强调宗教传统和礼仪,诸如饮食、节期(西二16~17)和割礼(西二11;三11)等。
    2. 禁欲主义(苦修派):人必须服从那『不可拿、不可尝、不可摸』等类的规条,苦待己身,才能克制肉体的情欲(西二21~23)。
    3. 智慧主义:极可能第二世纪起的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早在此时已经萌芽,其教训的要点如下:
      1. 诺斯底Gnostic是希腊文意思是知识。
      2. 靠奥秘知识得救成圣:
      3. 放纵肉体的享受
      4. 天使是人和神的媒介
      5. 不信基督是道成为肉身

              来克斯河山谷的三个城市

    写书背景

    1. 歌罗西教会成立不久,即为异端主义者所潜入,用花言巧语企图迷惑信徒(西二4)。以巴弗将这困扰带到罗马,向保罗请教应付之道,促使保罗提笔书写此函,一面驳斥异端教训的错误,一面指引歌罗西信徒更深地认识基督;他将异端教训与关于基督的丰富作一比较,期望他们因认识基督而不被异端迷惑

    基督的超越和丰盛

    1. 「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西三11)。
      1. 这是全书的中心信息。
      2. 基督是神的像,是首生的,又是教会全体的头;
      3. 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
      4. 这样的一位基督,住在我们各人的里面,使神一切的丰盛,成了我们的丰盛,因此祂也就成了我们荣耀的盼望。
      5. 总之,基督是一切的一切;祂不但是我们基督徒生活的力量泉源,并且还是我们对付一切异端教训的最佳利器:
    2. 基督是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所指引的真知识(西一9);认识祂,就会弃绝异端教训。
    3. 基督是一切的首位和元首(西一15~18;二10);持定祂,便不会自高自大,也才能长进(西二18~19)。
    4. 基督里面有神一切的丰盛(西一19;二9);有了祂,就有荣耀的盼望(西一27;三4)。
    5. 基督已为一切成就了救赎大工(西一20;二13);只要相信祂,不须寻求别的救法,更不须敬拜天使(西二18),各人便能亲近神。
    6. 基督里面藏着一切的智能知识(西二3);得着祂,便不须求助于理学、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西二8)。
    7. 基督是一切事物的形体(西二17);只要遵祂而行(西二6),便不须遵守律例、礼仪(西二14,16)。
    8. 基督是一切信徒的生命与内涵(西三4,11);只要把祂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16),便能有新人的表现,而不须苦修、禁欲、严守规条(西二20~23)。

     

    基督是神一切的丰盛
    引言:为歌罗西教会感恩(一1~8)

    开卷的祷告:求满心知道神的旨意好叫人行事为人对得起主(一9~14)

    Ⅰ  真理性—「使你们满心的知道」(一~二)

    基督在创造与救赎工作之中显出神的丰盛(一15~23)

    基督在教会里面显出神的丰盛(一24~二7)

    基督在比对异端之中显出神的丰盛(二8~23)

    Ⅱ  实践性—「使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三~四)

    新生命—与信徒个人的行为    (三1~11)

    新生命—与信徒彼此的关系    (三12~17)

    新生命—与信徒家中的表现    (三18~21)

    新生命—与信徒主仆的态度    (三22~四1)

    新生命—与「外人交往」的智慧(四1~6)

    问安与嘱咐(四7~18)

    与以弗所书的对比

     

    以弗所书 歌罗西书
    (1) 着重教会—基督的身体

    (2) 教会是基督的丰满和奥祕

    (3) 万有在基督裡同归于一

    (4) 圣徒以属天的地位来过地上的生活

    (5) 属解释性,讲论普遍的真理

    (1) 着重基督—教会的元首

    (2) 基督是神的丰满和奥祕

    (3) 基督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内

    (4) 圣徒在地上过生活却思念上面的事

    (5) 属辩护性,针对异端的错误

     

  • 腓立比书概要

    腓立比书概要

    主题

    本书藉着保罗的经历和见证,带出了正确基督徒生活的秘诀,就是基督是我们生活的一切,而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祂是我们的生命、心思、目标和力量。

    本书简介

    《腓立比书》的主题是基督作我们的生命、心思、目标和力量。本书的中心启示,就是基督是我们一切的一切。本书每一章的钥节,代表那章的钥义,

    1. 第一章的钥节是21节:「我活着就是基督」,
    2. 第二章的钥节是第5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原文是心思),
    3. 第三章的钥节是第10节:「使我认识基督」,
    4. 第四章的钥节是第13节:「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对圣徒的经历来说,这四方面的钥义是何等的丰盛和重要。

    最深的生活

    《以弗所书》为我们带来最高的启示,把我们带到天上认识神永远的定旨。《腓立比书》接着引导我们进入最深的生活

    1. 在凡事上经历基督,让祂作我们生活的中心和一切。
    2. 无论是个人或教会,都要同时有高的启示和过深处的生活。
    3. 启示和生活必须并行,启示若没有生活的显出会流于空泛;生活若没有启示来支配则容易偏差。
    4. 保罗在本书中特别提及他自己的遭遇和经历;在劝勉之中,常以他本身的见证和他心中的感受来勉励腓立比的圣徒。
    5. 保罗讲述,他无论在什麽环境,或捆锁或自由,是生是死都没有一事叫他羞愧,总是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因他活着就是基督,并且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更多得着基督,又竭力追求,努力向前,为要得着从上面召他来得的奖赏。
    6. 保罗乃是要从完全达到完全,不仅得救,还要得奖。得救与生命连在一起,得奖乃与国度和冠冕连在一起。

    写信的时间

    1. 欧洲的第一个基督教会
      1. 十年之后保罗才写这卷书信给当地信主的人。
    2. 本书是「监狱信」中后期写的
      1. 因为在保罗预料自己快将获释 (二 23 ~24)
        1. 腓 2:23  所以,我一看出我的事要怎样了结,就盼望立刻打发他去;
        2. 腓 2:24  但我靠著主自信我也必快去。
      2. 所以时 间约在主后 62 年,于罗马监狱由以巴弗提送信 年(二 25 、28)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 腓 2:28  所以我越发急速打发他去,叫你们再见他,就可以喜乐,我也可以少些忧愁。

    写信的目的

    腓立比教会一直保持兴旺的光景,所以 保罗在本书的信息大都是正面,其目的如下:

    1. 保罗藉这封信对腓立比教会自己多次的顾念和餽送表达感激之意。
      1. 当保罗坐监时,腓立比教 会曾差派以巴弗提携带教会的赠物前往探望,并要他负责照顾保罗在狱中生活。
      2. 而这位忠心的以巴弗提,竟因此病倒几乎至死;消息传到腓立比使教会十分担忧。后来蒙神怜悯才得痊癒。
      3. 因此,保罗急欲打发以巴弗提回去消除双方的忧愁并顺道託他捎带信给腓立比教会。
    2. 由于腓立比人在获悉保罗下监后,对他的境遇相当挂念并且误以为受苦是福音工作的重大打击 (腓一 12 ~14) ,
      1. 因此特藉这封信告知他在监狱里的情形以解他们的挂念;
      2. 并且指明他的被监禁,是为基督缘故反而使福音更加兴旺 (一 12~14) ,藉此坚固圣徒 的信心;
      3. 同时告知他们自己快将获释消息 (二 23 ~24) ;
    3. 嘱咐圣徒要防备割礼派和纵慾的人,因而藉这机会为他们改正 (三 1~3、17 ~19) ;
      1. 腓 3:2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2. 腓 3:18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
      3. 腓 3:19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4. 劝勉友阿爹和循都基,并其馀的圣徒要同心 (四 2~3,二 1~11) 。

    腓立比城

    1. 名字
      1. 腓立比在古时还有一个名字是特图(Datos),后来又称为格兰乃(Krenides),是泉或井的意思,
      2. 腓立比的名是后来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腓力给它起的,他在这城里的金矿得到非常可观的收入。
    2. 金矿:这城的位置坐落在特别肥美和特别富产铲物的地区上,
    3. 欧亚两洲的主要通道上
      1. 但比其中的金矿更重要,是这城位于欧亚两洲的主要通道上 (the great Via Egnatia),好像两大洲的税关一样财源充足,这城附近的山脉把东西方隔断了,但来到这城,山脉终止变为平原。
      2. 这条大道向西约240英里至达拉奇(Dyrrachium),然后经海路约95英里到布朗底色(Brundisium),在该地连接Via Appia, 再前进约320英里到罗马。总共这条大路从尼亚波哩到罗马肯定长达700英里左右;不少东西方贸易是行经这条通道往来交流的。
      3. —座几乎接连不断,阻隔在东西方之间的大山在此处低下来形成一个沟通欧亚大陆的门户,这对步行的旅客十分便利。
        1. 我们可以想像当年保罗、西拉、提摩太,和路加是如何启程踏上这条大路的,而且存着何等大的希望,不会失望的希望。
    4. 城中的居民
      1. 大部分是意大利人,是安东尼(Antonian〕解雇的士兵
      2. 与他们同住的还有许多希腊马其顿人。
      3. 腓立比的社会结构可以说是罗马城的缩影,甚至城中的居民也自称是罗马人(徒十六21)。
      4. 徒 16:21  传我们罗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规矩。」
    5. 语文和话语
      1. 城中的法定语文是拉丁文,但平日通用的却是希腊话。
    6. 腓立比人的性格
      1. 罗马人和马其顿人杂居在腓立比城里,所以,马其顿人的性格受罗马人的感染,比任何其他民族都深。马其顿人有点像古罗马人,有男子气慨、率直和感情丰富的特性。
      2. 他们不像雅典的哲学家那么轻率,也不像哥林多的希腊人那么放纵情欲。
    7. 很少犹太人,
      1. 因为这是一个「军事城」,不是一个「商业城」。所以,我们看不见那里有会堂,只在城外靠近河边有一个祷告的地方(徒十六13)。
      2. 路加告诉我们腓立比是「马其顿这一方的头一个城」(徒十六12)
        1. 可能是最靠近亚洲的城
        2. 或者是那一区经济最大的城
    8. 和特罗亚的距离
      1. 自特罗亚至腓立比的港口尼亚波哩(Neapolis)的距离是125英里。而再到腓立比内地另有10英里。这样看来,从亚洲到欧洲,从东方文明到西方文明,仅有135英里。
      2. 在保罗时代从港口到港口的旅程,在天气好时需要两天(徒十 六11),再到腓立比的10英里。步行可能要半天;这两天半的旅程目前可以乘飞机在45分钟内完成。
    9. 现在却变成荒堆
      1. 只有石碑和牆基的遗迹。据考古家从庙宇的遗迹和碑文记载, 得知本地的百姓为崇拜多神信仰。

    腓立比教会的历史和特点

    1. 腓立比教会是保罗在欧洲传福音的第一个教会 。
      1. 记载在使徒行传十六章12~40
        1. 圣灵的拦阻是圣灵的带领
          1. 徒 16:6  圣灵既然禁止他们在亚西亚讲道,他们就经过弗吕家、加拉太一带地方。
          2. 徒 16:7  到了每西亚的边界,他们想要往庇推尼去,耶稣的灵却不许。
        2. 在特罗亚看见马其顿人的呼声
          1. 徒 16:9  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著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
          2. 徒 16:10  保罗既看见这异象,我们随即想要往马其顿去,以为神召我们传福音给那里的人听。
      2. 路加的加入
        1. 兰塞(Ramsay)认为路加是腓立比当地人。若然,就可以解释他将保罗的脚步引向马其顿的热情,对腓立比当地事物之叙述的生动,和他与当地教会关係之密切而经久了。
        2. 「我们」(十六17)在以上段落中的出现应予注意,路加和保罗开始同工,然后中断,到第二十章六节重新出现,并且多多少少地继续到使徒行传末了( 二十八16)。
        3. 当保罗于主后52年离开腓立比时(徒十六40),路加不曾与他同行,而是在5年以后——主后58年,在那裡露面(徒二十6)。
      3. 保罗第二次出外佈道时,在特亚异象中听到马其顿的呼 声,就经过尼亚波利到了腓比 。城中有许多偶像庙宇,但没有犹太会堂,只有祷告地方,保罗在那裡讲道,便得了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吕底亚一家;
      4. 后来保罗因赶出一使女身上的鬼而被诬告下监,在狱中,带领禁卒一家归主。欧洲的第一处教会就这麽奇妙地建立了,其中有不同国籍──推雅推喇人、希腊人、罗马人;又来自不同背景──有富商、有使女、有政府人员,代表当时社会裡上、中、下三种不同的阶层,何等优美的教会生活(徒十六:6~40)。
    2. 腓立比教会是富有爱心的教会。
      1. 吕底亚和禁卒全家曾接待保罗 (徒十六 15 ,34) ;
      2. 他们也一再 地打发人去帖撒罗尼迦 馈赠保罗
        1. 腓 4:16  就是我在帖撒罗尼迦,你们也一次两次的打发人供给我的需用。
      3. 当他离开马其顿继续前行之时又再供给他(四15)。
        1. 腓 4:15  腓立比人哪,你们也知道我初传福音离了马其顿的时候,论到授受的事,除了你们以外,并没有别的教会供给我。
      4. 保罗在哥林多时,也受到他们的 馈赠(林后十一 9) ;
        1. 林后 11:9  我在你们那里缺乏的时候,并没有累著你们一个人;因我所缺乏的,那从马其顿来的弟兄们都补足了。我向来凡事谨守,後来也必谨守,总不至於累著你们。
      5. 在捐助耶路撒冷穷人的事上,他们是格外显出乐捐的厚恩,而且是超过力量的捐助,因为那时他们自己也是在「极穷乏之中」(林后八1~5)。
        1. 林后 8:1  弟兄们,我把神赐给马其顿众教会的恩告诉你们,
        2. 林后 8:2  就是他们在患难中受大试炼的时候,仍有满足的快乐,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
        3. 林后 8:3  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著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的捐助,
        4. 林后 8:4  再三的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分;
      6. 他 们又差以巴弗提去罗马供给保的需要 (腓二 25 ;四 18 ~20) ;保罗也十分信任他们 馈赠的动 机, 知道他们所作的是出于爱主心明白奉献真正意义。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 腓 4:18  但我样样都有,并且有余。我已经充足,因我从以巴弗提受了你们的馈送,当作极美的香气,为神所收纳、所喜悦的祭物。
        3. 腓 4:19  我的神必照他荣耀的丰富,在基督耶稣里,使你们一切所需用的都充足。
        4. 腓 4:20  愿荣耀归给我们的父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3. 腓立比教会与保罗有很亲密和友好的关係(腓一3~4,二2、12、17~18、20,四1、10)
      1. 保罗肯定曾多次去过腓立比(徒十六,二十1-3),而且必然在现存的这一封信以外,还给那裡的教会写过信。 “弟兄们,我还有话说,你们要靠主喜乐。我把这话再写给你们,於我并不为难,於你们却是妥当” (腓三1)。
      2. 在本书开头的感恩语中,就讲述他自己如何为腓立比人感谢代祷。
      3. 其后更提及他自己如何在监狱之中为基督的福音作见证。
      4. 他在驳斥割礼派的异端时,亦以他自己认识基督之经验为辩论的根据。
      5. 这表示保罗与腓立比圣徒之间的关係比较亲密,保罗对他们说话可以更为坦白,无须顾虑他们内心对他有甚麽疑惑。
      6. 所以本书的语气很像对密友交谈。难怪保罗三次称他们为「我所亲爱的」,还加上「我所想念的弟兄」,「我的喜乐,我的冠冕」(二12,四1),而书中充满了喜乐和相互想念之情,保罗每逢想念他们,就为他们感谢神(一3)。

    腓立比教会的难处

    1. 犹太主义份子的侵入
      1. 腓 3:2  应当防备犬类,防备作恶的,防备妄自行割的。
      2. 腓 3: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著肉体的。
    2. 十字架上的仇敌:放纵肉体
      1. 腓 3:18  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的告诉你们
      2. 腓 3:19  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
    3. 内部有分裂的危机,特别是有两个女会友不同心,使保罗十分挂心。
      1. 腓 4:2  我劝友阿爹和循都基,要在主里同心。
      2. 腓 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本书的重要性

    1. 启示了我们每天生活裡的基督和勉励同心合一的教会生活。
      1. 保罗在本书裡分享基督徒生活的秘诀,而这个秘诀就是经历所启示的基督
        1. 基督是他的生命,无论在什麽环境,或捆锁或自由,是生是死,他总叫基督在他身上照常显大,因他活着就是基督(腓一章)
        2. 基督是他的心思,因此他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章)
        3. 基督是他的目标,所以他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更多得着基督(腓三章)
        4. 基督是他的力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卑贱或丰富、饱足或饥饿、有馀或缺乏,他「靠」基督,凡事都能作 (腓四章)
      2. 此外,保罗劝勉圣徒以基督的心为心,而同心地过肢体的生活,包括
        1. 「同心合意」兴旺福音(腓一5)
        2. 在圣灵里有交通(腓二1)
        3. 和基督「一同」受苦(腓三10)
        4. 「供给」主事工需用(腓四15)
      3. 因此,任何人若想要知道基督徒得胜和喜乐生活的秘诀,以及一个合神心意之教会所必具有同心合意的见证,就必须读本书。
    2. 揭露了如何以基督为中心的得胜生活﹕
      1. 第一,热爱传福音(一16),叫基督显大(一21)
      2. 第二,谦卑虚己(二8),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二5)
      3. 第三,追求长进(三12),为要更多得着基督(三14)
      4. 第四,知足常乐(四11),因靠着那加给力量的基督(四13)
    3. 在书中,保罗多处讲述他的遭遇和经历,勉励腓立比的圣徒也追求那超越的目标,就是基督。因此,盼望我们读完本书,也能和保罗一样,一生传扬基督,活出基督,学习基督,追求基督,得着基督,和经历基督。

    钥节

    1. 「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一20~21上)
      1. 保罗经历基督作他的生命,且见证他的生活乃是活出基督。这指出基督不仅是他的生命,代替他活着;并且他的全人完全被基督佔有、管理,因而无论环境如何,他总叫基督显大。
    2.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二5)
      1. 保罗勉励圣徒当以基督耶稣的心思作心思。基督的心思就是虚己、降卑和顺服,祂自愿降卑到极点,且顺服至死,因此神将祂高升为万有之主。
    3.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
      1. 保罗切望在生命和见证中,能更深的认识基督,在凡事上能经历与基督一同受苦、死和复活。
    4.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三8)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3~14)
      1. 保罗宣告他将先前以为与自己有益的,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甚至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以祂为至宝。因他以基督为独一的目标,向着标竿竭力追求,等候基督的降临,好得着神在基督耶稣裡从上面呼召的奖赏。
    5.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四12~13)
      1. 保罗见证他无论在什麽境况,保罗知足、喜乐、一无挂虑的祕诀,就是靠着那加给他力量的基督。

    本书中引述许多心思

    1. 基督的心思(二5~11):论基督降卑与升高之心思,是全圣经着名之信息之一。对圣徒应怎样谦卑而同心地过肢体的生活,保罗提出了这具体积极的心思,劝勉圣徒都要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
    2. 提摩太的心思(二19~22):「同心」;「挂虑你们的事」;「求耶稣的事」、「同劳」。
    3. 以巴弗提的心思(二25~30):谦卑自己,服侍别人;关怀别人;忘记自己。
    4. 保罗自己的心思(一12~26,三4~14,四10~13)。

    圣徒所当有的共同生活

    1. 一同蒙恩(一7)──一个在福音上『同工』的教会,乃是一个「一同得恩」的教会。
      1. 腓 1:7  我为你们众人有这样的意念,原是应当的;因你们常在我心里,无论我是在捆锁之中,是辩明证实福音的时候,你们都与我一同得恩。
    2. 同心合意(一5;二1~2)──教会最美丽的光景,莫过于「同心」,而是以基督的心为心。
      1. 腓 1:5  因为从头一天直到如今,你们是同心合意的兴旺福音。
    3. 一同喜乐(二17~18)──基督徒的喜乐应当是能彼此分享的。
      1. 腓 2:17  我以你们的信心为供献的祭物,我若被浇奠在其上,也是喜乐,并且与你们众人一同喜乐。
      2. 腓 2:18  你们也要照样喜乐,并且与我一同喜乐。
    4. 一同作工(二25)──是指圣徒们在事奉上彼此同工的关係。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5. 一同当兵(二25)──是指圣徒们在灵界争战上的关係。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6. 一同受苦,同受患难(三10;四14)──当弟兄姊妹在受苦时,我们以与基督一同受苦的心志来看待他们;与受苦的人一同受苦,共享、共乐、共患难,这是在基督里的美事。
      1. 腓 3:10  使我认识基督,晓得他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
      2. 腓 4:14  然而,你们和我同受患难原是美事。
    7. 一同效法使徒(三17)──圣徒的行事为人,应当成为别人效法的心思。
      1. 腓 3:17  弟兄们,你们要一同效法我,也当留意看那些照我们心思行的人。
    8. 一同劳苦(四3;二22)──原文与「齐心努力」(一27)同字。圣徒面对外敌的搅扰、逼迫,须彼此同心,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1. 腓 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2. 腓 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9. 一同负主轭(四3)──以二牛同拖一犁的情形,来劝勉圣徒们共同担负教会工作的责任。
      1. 腓 4:3  我也求你这真实同负一轭的,帮助这两个女人,因为他们在福音上曾与我一同劳苦;还有革利免,并其余和我一同做工的,他们的名字都在生命册上。

    基督的四方面

    基督的四方面这是本书最重要的价值,主题。这四章经文分别而准确的对照了基督四方面的道理

    1. 第一章
      1. 钥节是二十一节:「我活着就是基督」。
      2. 基督是每一个信徒的生命。
      3. 基督的生命就会在我们里面发挥作用
    2. 第二章
      1. 钥节是第五节:「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2. 基督是我们的心思
      3. 基督的生命藉着我们的思想表达出来
    3. 第三章
      1. 钥节是第十节:「使我认识基督」,
      2. 基督是信徒的目标为中心。
      3. 然后我们的思想有了他生命的支配,自然我们所追求要得着的,就越来越倾向基督,以他作为我们最完美最理想的学习心思;他就成了我们客观的完全、主观的满足,和最崇高的目标
    4. 第四章
      1. 第十三节:「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基督),凡事都能作。」
      2. 基督是信徒的力量。
      3. 这力量使我们的理想变成实在的行动,使我们在客观上所认为真实的,变成我们主观的真正经验。

    这样,我们在这四章经文里,看到一个有清楚进程而又完整的真理。

    第一章:基督是我们的生命

    钥节:腓 1:21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基督是信徒的真生命。

    1. 第一:腓 1:8  我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切切的想念你们众人;这是神可以给我作见证的。
      1. 体会基督耶稣的心肠:意思是必有基督的感情
      2. 因为基督想念他们,保罗也想念他们
      3. 艾利葛(Ellicott)把这句话译为:「我以耶稣基督的心情来想念你们,」
        1. 基督的心竟然变成保罗的心!
        2. 而且这心在保罗里面不住的跳动,意思是基督的一切感情在他仆人的良心中感动着他。
    2. 第二:腓 1:18  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1. 就算自己被囚,就算自己被攻击,只要基督被传开而欢喜,并且还要欢喜!
      2. 不再为自己着想,而是为基督着想
      3. 一个真正主的工人,可以容忍灵命未成熟的人或动机不纯正的人所作的主工。
    3. 第三:腓 1:19  因为我知道,这事藉著你们的祈祷和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终必叫我得救。
      1. 耶稣基督之灵的帮助
      2. 保罗因为与基督的联合,他能够知道基督的灵必会就他。
      3. 这是保罗对主的认识和信心,盼望我们每个能够这样的认识主
    4. 第四:腓 1:20  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没有一事叫我羞愧。只要凡事放胆,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1. 无论是生是死:
        1. 前一节说必定得救,这一节说就算不得救,也要彰显基督
        2. 信徒或生、或死,都是神所赏赐的机会,叫我们能以彰显基督
        3. 保罗心里想的就是要彰显基督,不管生活着是死。
      2. 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
        1. 就是从我身上活出基督来。
      3. 保罗所热切盼望的是,不致于因身体的安危、受苦,而拦阻了基督在他身上的彰显,叫他感到羞愧;相反的,虽面临死亡的威胁,仍有胆量照常展示基督。
    5. 第五:腓 1:23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
      1. 保罗的心是愿意离开这个世界,渴慕见主面
      2. 我们渴慕见主面吗?渴慕主的再来吗?
      3. 好的无比:
        1. 这个世界没有东西可以见主更宝贵了
        2. 不可形容的好!
        3. 一个认识主的人不拍死,因为死了就是与主同在
      4. 假若我们的内心充满他的生命,我们也必然感到他是我们所至爱的。
    6. 第六:腓 1:27  只要你们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叫我或来见你们,或不在你们那里,可以听见你们的景况,知道你们同有一个心志,站立得稳,为所信的福音齐心努力。
      1. 行事为人与基督的福音相称
        1. 基督生命的彰显
        2. 我们的人就是基督福音的彰显
      2. 基督在我们里面,又透过我们活出来,这是行事与基督的福音相称的秘诀。
      3. 神的儿子居住在我们里面,我们的品格就成了他活的讲台,我们的生活就成了他的信息。
    7. 第七:腓 1:29  因为你们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他受苦。
      1. 保罗有基督的生命,为主受苦,大属灵的争战
      2. 我们也是一样,顺服基督的必定为基督受苦!

    第二章:基督是我们的心思

    1. 这整章经文的中心思想是:
      1. 腓 2:5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
      2. 「心」原文是「思想」(mind),即基督成为信徒的心思——那伟大的心思进入了自己的心思里面。
    2. 保罗劝勉信徒去接受基督的心思:
      1. 腓 2: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
      2. 意念相同(mind):
        1. 不但彼此意念,更是与基督的意念相同
    3. 基督的心思是怎样藉着信徒表现出来。
      1. 腓 2:3  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
      2. 腓 2:4  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3. 这就是基督的心思在信徒里面很自然的(只要我们顺服基督)流露,基督的心思包括和睦、朴素、圣洁、谦卑、不自私。
      4. 教会若充分的以基督的心思为心思,怎会有结党分争的事呢?
    4. 解释基督的心思是怎样的。
      1. 主的降卑又升高得到至上的名,完全是因为他爱的自愿,所以这段经文的重心就是第八节的「自己卑微」这一句话。
      2. 主降卑分为七步
        1.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
        2. 反倒虚己
        3. 取了奴仆的形像
        4. 成为人的样式
        5. 自己卑微
        6. 存心顺服,以至于死
        7. 且死在十字架上
    5. 谦卑的表现是顺服
      1. 腓 2:12  这样看来,我亲爱的弟兄,你们既是常顺服的,不但我在你们那里,就是我如今不在你们那里,更是顺服的,就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
      2. 顺服保罗,因为保罗传的是神的话
    6. 顺服的结果就是:
      1. 腓 2:15  使你们无可指摘,诚实无伪,在这弯曲悖谬的世代作神无瑕疵的儿女。你们显在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
      2. 腓 2:16  将生命的道表明出来,叫我在基督的日子好夸我没有空跑,也没有徒劳。
    7. 藉提摩太和以巴弗提再带出以基督的心为心的例证。
      1. 提摩太:
        1. 「同心」,「挂虑你们的事」
          1. 腓 2:20  因为我没有别人与我同心,实在挂念你们的事。
        2. 求耶稣的事
          1. 腓 2:21  别人都求自己的事,并不求耶稣基督的事。
        3. 努力传福音
          1. 腓 2:22  但你们知道提摩太的明证;他兴旺福音,与我同劳,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4. 「同劳」
          1. 与我同劳
        5. 尊敬年长的
          1. 待我像儿子待父亲一样。
      2. 以巴弗提:
        1. 谦卑自己,服侍别人(第25节);
          1. 腓 2:25  然而,我想必须打发以巴弗提到你们那里去。他是我的兄弟,与我一同做工,一同当兵,是你们所差遣的,也是供给我需用的。
        2. 关怀别人(第26节);
          1. 腓 2:26  他很想念你们众人,并且极其难过,因为你们听见他病了。
        3. 殷勤服事,不顾性命
          1. 腓 2:30  因他为做基督的工夫,几乎至死,不顾性命,要补足你们供给我的不及之处。

    第三章:基督是我们的目标

    1. 倘若基督成了我们的生命,正如第一章所论的,又成了我们的心思,正如第二章所载的,那么,任何真正属他的人就一定跟着会以他为自己诚心追求的目标。
    2. 钥节
      1. 腓 3:12  这不是说我已经得著了,已经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稣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
    3. 真实受割礼者身上的三种光景:(1)在灵里敬拜事奉神;(2)以主为夸耀;(3)不倚靠肉体的行为。
      1. 腓 3:3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著肉体的。
    4. 丢弃基督以外的东西,为要得着基督
      1. 腓 3:7  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
      2. 腓 3:8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著基督;
    5. 以基督为标杆
      1. 腓 3:13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後,努力面前的,
      2. 腓 3:14  向著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

    第四章:基督是我们的力量

    1. 钥节
      1. 腓 4:13  我靠著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
      2. 严格来说,「做」这个字在希腊原文是没有的。原文ischuo这个动词的意思是「我能够」。
      3. 究竟是我能够忍受,或我能够作,或能够面对,这要看前后文的意思才能够定。法顿(Ferrar Fenton)翻译得非常准确,他说:「凡事我都能应对」。
      4. 请注意前文的意思:「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饥饿、或有馀、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都什么呢?都能「作」,或都能忍受?若接续前文的意思来说,我想是「凡事都能忍受」。
      5. 但以前文一连串所有的意思来说,那应该是「凡事都能忍受、都能作、都能面对」了。
    2. 基督是我们的力量
      1. 是基督徒谦让的秘诀(第5节),
        1. 腓 4:5  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
      2. 内心平稳的能力(6~7节),
        1. 腓 4:6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著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2. 腓 4:7  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3. 和应对万事的无比力量(12~13节)。
        1. 腓 4:12  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

    结语

    1. 基督是我们一切的一切:
      1. 生命:活着就是基督
      2. 信思:谦卑、同心
      3. 目标:把万事看作粪土、追求基督为至宝
      4. 力量:知足、靠主能够胜过一切难处、常常喜乐
    2. 教会的美好的见证:共同生活
      1. 一同蒙恩(一7)
      2. 同心合意(一5;二1~2)
      3. 一同喜乐(二17~18)
      4. 一同作工(二25)
      5. 一同当兵(二25)
      6. 一同受苦,同受患难(三10;四14)
      7. 一同效法使徒(三17)
      8. 一同劳苦(四3;二22)
      9. 一同负主轭(四3)

  • 1 Timothy Introduction

    1 Timothy Introduction

    Author

    Paul identified himself as the author on 1:1. Paul wrote a total of 13 letters in the NT, all the letters were addressed to local churches, except 1 and 2 Timothy and Titus, which were addressed to an individual.

    Some modern liberal scholars suggested these three letters were written by not by Paul, but by a Paulinist one or two generations removed from Paul. For me it is pretty clear that it was Paul of Tarsus who wrote these letters. The introduction of all three letters clearly tell us that it was Paul who wrote to Timothy and Titus, their relationships were clearly documented in Acts.

    Date

    The following is a short timeline of Paul’s ministry:

    48-56 AD

    Paul three missionary journeys. Wrote Galatians, 1 and 2 Thessalonians in 51/52AD. Wrote Romans, 1 and 2 Corinthians in 55/56AD

    56-60 AD

    Paul in Jerusalem, Caesarea and finally arrived in Rome

    61-62 AD

    Paul under house arrest in Rome. Wrote Ephesians, Philippians, Colossians and Philemon in 61/62AD

    63-66 AD

    Paul was released from Rome and traveled to Ephesus and Create. He left Timothy in Ephesus and Titus in Create. He wrote 1 Timothy and Titus in 65/66AD.

    67AD

    Paul was imprisoned the second time in Rome. Wrote 2 Timothy, the last letter by Paul.

    Recipient

    Timothy was the son of a Greek father and Jewish mother (Acts 16:1).

    His mother Eunice and grandmother Lois were both known for their sincere faith (2 Tim 1:5).

    Paul first met Timothy in Lystra on his 1st missionary journey (Acts 14:6;16:1)

    Timothy already knew and believed the OT, thanks to his mother and grandmother (2 Tim 3:15), and Paul took him on a a promising protege.

    Paul became like a spiritual father to Timothy, referring to him as “my true son in the faith” (1 Tim 1:2) , and my dear son (2 Tim 1:2; Phil 2:22)

    Timothy became Paul closest coworker. Six of Paul’s epistles include Timothy in the salutations (2 Cor 1:1; Phil 1:1; Col 1:1; 1 Thes 1:1; 2 Thes 1:1; Philemon 1).

    Timothy has become so dear to Paul that in the apostle’s last message was a touching appeal for Timothy to join him in his final days (2 Tim 1:4;4:9, 21).

    After Paul was released from the Roman’s prison the 1st time. He revisited the churches in Asia minor, including Ephesus and left Timothy there to provide leadership to the church. Then after an internval Paul wrote Timothy this letter.

    Timothy may have been by nature somewhat passive, timid, easily intimidated (2 Tim 1:7). Thus Paul repeatedly spurred him into action (1 Tim 1:3; 4:11; 5:7; 6:2;2 Tim 3:14). He was to let nothing, including his relative youth ( 1 Tim 4:12) stand in the way of his performance of duty (2 Tim 2:1-7). Like a good soldier he was to fight the good fight (1 Tim 1:18), protecting the truth and propagating the gospel using his spiritual gifts ( 1 Tim 4:14; 2 Tim 1:6).

    Key Topics in Each Chapters

    Chapter 1

    1. Warning against false teachers, protect the glorious gospel
    2. The grace of Jesus has changed Paul from a persecutor of Christians, a blasphemer, a violent man to a servant of Christ
    3. Hand over those who rejected faith and good conscience to Satan to be taught not to blaspheme

    Chapter 2

    1.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prayers (2:1-7)
    2.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men and women (2:8-15)

    Chapter 3

    1. Instructions concerning elders and deacons (3:1-13)

    Chapter 4

    1. Warning against deceiving spirits and demons
    2. Spiritual Training
    3. Life and Doctrine are both important for a minister of Christ

    Charter 5

    1. Concerning various age-groups
    2. Concerning widows
    3. Concerning elders

    Chapter 6

    1. Concerning salves and masters
    2. Concerning false doctrines and greediness
    3. Concerning man of God
    4. Concerning the rich
    5. Guard what has been entrusted to your care.